明明能靠颜值,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却把实力摆在台面上
那年春天去上海车展,第一眼撞见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说实话,脚底像粘了胶水似的挪不动。拉着同事就往展台钻,还特意拍了一堆照片留着慢慢琢磨。谁成想后来等到上市发布会,那劲头反倒更大了点——限时臻享价直接给到25.99万起步,比原先车友群里猜的30万起低了不少。现在再加个4000块现金礼遇,门槛干脆压到了24.59万,还送一堆价值过万的选配包,这价格下探得让人有点心跳。
我这几年因为工作关系,看过的新车也算多,有自主品牌,也混进BBA豪华阵营里瞅过几回。本以为新能源潮流冲击得厉害,对新出的燃油家轿应该早审美疲劳才对,可偏偏对这辆听起来挺传统的A5L Sportback就特别提不起抗拒来。
其实你要说设计,现在路上的新车一个比一个激进,但时间久了真容易麻木。一两年前大家还争论“头”上几个包、造型够不够科幻,现在反而看到没装雷达包的新款,有些人开始觉得怪不习惯。但像A5L Sportback这种坚持自我的还真稀罕,它就是那种“我行我素”的角色。
外观是Jakob Hirzel团队操刀,经典六边形格栅保留着,该有溜背线条、掀背尾门、无框门这些小心思一样都没落下。借鉴RS5低趴运动范儿,再加空气动力学套件,看着就带劲。我记得在展馆里蹲地细看前脸,两侧前包围居然藏进去了激光雷达,不仔细凑近根本发现不了。有次跟隔壁修理厂老张聊,他还纳闷:“你们说现在燃油车怎么还能玩高阶辅助驾驶?不是都被新能源抢风头了吗?”
其实这里边猫腻不少,大部分传统燃油车型分布式ECU架构,一个个模块各自为政,要啥实时响应基本别想。而这次A5L Sportback用的是PPC平台和E³ 1.2电子架构,把关键控制器集成成千兆以太网,据销售顺嘴一提理论带宽能跑1000Mb/s,这才满足华为乾崑技术要求。所以辅助驾驶体验确实跟以前那些纯机械味儿的不一样——据说群友小林高速试了一圈,说自动变道和紧急制动灵敏度比他上一辆德系SUV强太多,不过偶尔识别非机动车还是会迷糊一下。
智能座舱方面,我自己坐进去感觉最直观就是氛围灯环抱感很强,再加11.9英寸液晶屏和14.5英寸中控曲面屏连一起,看信息方便多了。不止主驾舒服,副驾还有10.9英寸专属娱乐屏幕,加PDLC可调光玻璃,在夜晚城市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气氛拉满。我老婆第一次坐副驾时差点没找着开关,以为是哪个装饰板,“咋这么亮呢”,她嘟囔一句,其实全靠那个氛围灯+可调玻璃组合出来的小心机。
动力系统也有讲究,第五代EA888发动机500Bar缸内直喷,全域λ=1燃烧系统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每滴油榨到底,提高效率同时排放降下来。这台发动机还有保时捷同款VTG涡轮技术,用师傅的话讲,就是踩下去随叫随到,很少迟滞感。有一次我赶早班堵在南站高架,一脚深踩超个大货,那推背感是真爽。另外MHEV plus超级轻混电机会帮忙补力道,比如市区红绿灯起步,小电动机悄悄介入,不知不觉省下一丢丢油钱——不过维修店师傅提醒过,高压线束千万别乱碰,有时候漏电报警容易吓人一跳,但实际问题并不大,只要定期检查就行。
冷门配置方面,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它后备厢空间利用率特别高,因为掀背尾门设计,我去年国庆搬家塞进去两个20寸箱子外加折叠自行车都没问题,而且第二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这种灵活性一般轿跑真做不到。另外听销售透露,新批次车型升级音响系统后,中控台下面隐藏式无线充功率提升了一档,但夏天手机发热还是难免,所以最好别长时间搁那充,一位深圳朋友已经因此换过一次电池。
至于安全标准嘛,上汽奥迪向来比较较真。这款全球车型生产线上据内部员工私下吐槽,每一道焊接工序都会被德国总部远程抽查,就连轮胎螺丝扭矩都有记录表存档。据邻居老李八卦,他侄子去年年底试图走私带出几套原厂刹车片,被安检拦住,说是检测标签编码追溯到了生产日期……也是醉了。不过正因如此,用起来确实踏实,不用担心三天两头返修什么的小毛病。今年初我们小区地下库发生一起轻微追尾事故,对方SUV保险杠碎裂,而这辆A5L只是漆皮蹭掉一点点,可见钣金厚度不是吹出来的。
身处新能源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手买这样一辆正宗德系血统又兼顾智能化与机械质感的轿跑,并非逆流而上,更像是一种“不愿将就”的坚持吧。我哥们最近二手市场问价,说半年内残值表现稳健,还挺抗跌。他打趣:“以后再换纯电之前,就拿它练练脚法。”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