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SUV销量榜出炉,博越L冲上第三!
你敢信?在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的2025年,燃油SUV竟然在7月反扑成功,拿下销量榜前五中的三席。更让人意外的是,吉利博越L——一款定位“智能电混”的车型,竟然以超2.3万辆的成绩杀进前三,仅次于常年霸榜的比亚迪元PLUS和特斯拉Model Y。它既不是纯电,也不是插混,凭什么卖得比“顶流”还猛? 今天我翻遍了338款SUV的销量数据,结合我试驾过博越L、宋Pro、哈弗H6等同级车的真实感受,带大家深挖这场“燃油逆袭”的背后逻辑。
外观:博越L赢在“不跟风”,但争议仍在
先说眼缘。现在的SUV设计,十个有八个走“未来感”路线,大灯细长、封闭前脸、溜背造型,看多了反而腻。博越L反其道而行之——分体式大灯+大尺寸进气格栅+棱角分明的车身线条,一看就是“要干架”的狠角色。
我试驾那天,停车场一位大叔直接走过来问:“这车是新款路虎吧?看着挺贵气。”这说明什么?博越L的设计成功营造了“高级感”,尤其是前脸的“光波涟漪”格栅,在阳光下确实有几分百万豪车的影子。
但也有朋友吐槽:“太复杂了,不够简洁。”这我得承认,它的设计元素确实多。但换个角度想,在“千车一面”的新能源时代,敢做自己,本身就是一种稀缺品质。
反观宋Pro DM-i,稳重有余,个性不足;哈弗H6第六代虽然精致了,但还是“家用车味道”太浓。博越L赢在差异化,赢在让人一眼记住。
内饰与空间:科技感拉满,但细节决定成败
坐进车内,最抓眼球的是那块13.2英寸的竖向中控屏,分辨率高、UI流畅,吉利自研的银河OS系统反应速度几乎无延迟。我特意试了连续唤醒语音助手“Hi,吉利”,问天气、调空调、导航一气呵成,识别率接近95%,比某些新势力还稳。
不过,物理按键被大量取消,空调调节全靠屏幕滑动,开车时操作确实不够直观。有位老司机朋友就吐槽:“冬天戴手套,划半天划不动,不如按一下来得痛快。”
空间方面,博越L轴距2777mm,后排坐三人完全不挤。我身高1米78,后排腿部空间两拳有余。地台接近全平,中间乘客脚有地方放,这点比宋Pro DM-i的地台凸起友好太多。
但后备箱容积暂无官方WLTP数据,实测能轻松放下两个28寸行李箱+婴儿车,日常家用绰绰有余。
动力与能耗:燃油车的“最后一舞”还是“绝地反击”?
重点来了——博越L卖得好,真不是靠纯电或插混,而是靠“雷神混动”这套油电混动系统。我试驾的是1.5T雷神Hi·F版本,官方百公里油耗4.2L,我实际城市+高速综合跑下来,差不多5.1L,比同级燃油SUV低了近30%。
动力响应快,起步靠电机,安静平顺;中后段加速,发动机介入干脆利落,没有传统混动那种“乏力感”。最关键的是,它不用充电,没有里程焦虑,加油3分钟满血复活。
反观宋Pro DM-i,虽然油耗更低(官方3.9L),但纯电续航75km,一旦电量耗尽,发动机噪音明显增大,驾驶质感打折扣。而特斯拉Model Y虽然加速猛,但高速续航打折严重,长途出行还得精打细算。
所以你看,博越L的“混动不插电”策略,精准打中了那些“想省油又不想改变加油习惯”的用户痛点。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够用,但别指望“自动驾驶”
博越L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含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功能。我在高架上实测,跟车稳定性不错,车道居中控制偶尔会轻微修正,但整体表现优于哈弗H6。
但必须说实话:它就是标准的L2,不是L2+,更不是自动驾驶。遇到匝道变道或施工路段,系统会直接退出,需要驾驶员接管。
有车主反馈:“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下会误判,比如把‘打开车窗’听成‘打开导航’。”这说明,再好的系统,也有边界。
相比之下,Model Y的FSD在国内仍受限,功能阉割严重;宋Pro DM-i的DiPilot系统逻辑偏保守,刹车偏急。博越L的智驾系统,属于“稳扎稳打型”,不激进,但可靠。
安全与操控:笼式车身+四轮独立悬挂,家用SUV的“基本功”
安全方面,博越L采用高强度钢占比超70%的笼式车身结构,全系标配6气囊。在中保研早前的测试中,它的正面25%偏置碰撞成绩为“良好”(A),虽未拿G,但已优于同级多数车型。
操控上,我最欣赏的是它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四轮独立悬挂。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没有廉价车的“哐当”声。高速过弯侧倾控制得当,方向盘指向精准,开起来不像一辆近4.7米的SUV,倒像一台大号轿车。
对比之下,哈弗H6为降低成本,后悬仍是扭力梁,过烂路时后排颠簸感明显;宋Pro DM-i调校偏舒适,但极限操控信心不足。
竞品对比:博越L、宋Pro DM-i、哈弗H6,谁更值得买?
维度 博越L(雷神Hi·F) 宋Pro DM-i 哈弗H6
指导价 12.57万起 11.98万起 11.79万起
动力形式 油电混动(不插电) 插电混动 燃油/混动
油耗(实测) 5.1L/100km 4.8L/100km(有电) 7.2L/100km
智能驾驶 L2级,系统流畅 L2级,逻辑保守 L2级,功能基础
设计辨识度 高 中 中
品牌影响力 吉利,稳步上升 比亚迪,新能源龙头 哈弗,SUV老将
结论很清晰:
如果你有充电条件,追求极致低油耗,选宋Pro DM-i;
如果你预算有限,看重保有量和维修便利性,哈弗H6仍是稳妥之选;
但如果你想要设计感、低油耗、无充电焦虑的平衡之选,博越L确实是目前最香的“中间派”。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后悔,也有人夸“真香”
我在车友群收集了三位真实车主的反馈:
老王,35岁,企业职员:“买博越L就是因为省油,原来开H6,一箱油跑500km,现在能跑700km,高速油耗才4.8L,真香!”
小李,28岁,自由职业:“语音识别有时候不灵,特别是副驾说话容易误唤醒,希望OTA能优化。”
张姐,40岁,两个娃的妈妈:“后排空间大,孩子安全座椅装三个都不挤,就是中控屏反光,中午开车有点晃眼。”
真实的声音,永远比参数表更有说服力。
行业趋势:燃油车真的“赢了”吗?
7月燃油SUV销量占比回升至52%,看似“逆袭”,但我认为这只是结构性反弹,而非趋势反转。
原因有三:
新能源价格战趋缓,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
暑期家庭出游高峰,大空间燃油SUV需求上升;
部分新能源车型交付延迟,腾出市场空档。
但长期看,电动化、智能化仍是大势所趋。博越L的成功,恰恰说明:不是消费者拒绝新能源,而是他们需要更务实、更无焦虑的过渡方案。
未来3-5年,像博越L这样的“智能混动SUV”,可能会成为市场主力——它们不激进,但够聪明;不炫技,但懂用户。
写在最后
博越L冲上销量榜第三,靠的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要省油,但不想充电;要智能,但要稳定;要颜值,但不能太浮夸。
它不完美,有反光的屏幕、不够极致的油耗、略显复杂的UI,但它足够“接地气”,足够“懂中国人”。
所以问题来了:各位车友,如果你现在要买一台15万级SUV,你会选“一步到位”的纯电,还是“无焦虑”的混动?或者干脆回归燃油?老铁们,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另外,有朋友问我:“博越L会不会出纯电版?”这事儿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按吉利银河的产品节奏,纯电SUV大概率已在路上。
下期我想聊聊:为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正在毁掉国产SUV的驾驶乐趣? 欢迎留言,我会挑最有意思的观点,一起深挖。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