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

一些行业里的脑袋都光了。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有驾

还记得去年中旬,朋友给我发尚界H5有点火,我还在想会不会又是那种网红车。结果,这车节假日三天,国庆节期间,订单直接飙到2100多台,大概是我之前预估的两倍多。打个比方,算上周末加假期,短短几天,订单量就比去年同期多出了百分之四十。

这得说说这个车的市场定位——家用中级轿车,不算高端,但也不算低端,价格摆在15.98万起,两个增程版,一个纯电版本,嘿,这价格还能接受。只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满满的鸿蒙智驾,我心里嘀咕:这车要是配置再差点,估计比现在热度还要高。毕竟,鸿蒙智驾的光环,能帮你耀武扬威一阵子,但到后面,能用起来的实际体验才是硬道理。我要强调一下,体验满血鸿蒙智驾,预算要在20万左右,这块儿差不多是门槛。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有驾

这里得插个问:是真正需要这么高阶的智驾吗?还是为了炫耀装点门面?你懂的,现在很多人买车,主要还是为了看看车的价值观,而不是每天都把自动驾驶开到极限(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细节——虽然尚界H5广告时强调自主智驾,但实际上,满血版本用起来,还是跑偏,反正我试过几个场景后,觉得只能算个辅助。

市场上,除了尚界H5这个价格合适、智驾光环十足的新面孔,真要比较实用性和黑科技,差别还挺大的。比如哈弗枭龙PHEV,终端优惠后,基本15万左右起,最吸引我的是它标配四驱+油电混合。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四驱,毕竟多一些能力,平时上山、出远门总让人安心。而且,它支持L2级辅助驾驶,跟尚界的智驾差不多,怎么说呢,实操体验上没有太多不同。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有驾

这也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那么多人会为智驾溢价吗?其实未必。假设,我用普通车跑4万公里,按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油钱大概是4000块(大概不能算低了),如果用纯电代替,能省出一些油费,但充电便利和续航焦虑,一直在那里悬着。更别说,智驾这块,虽然看着技术未来感,但实际用起来,很多时候都还得靠司机自己点头似乎。

二十万预算买智能车,我觉得其实挺难的。比如银河M9,一款七座大六座车型,车长接近5.2米,舒适体验的确充分。但唯一的遗憾,就是它是阉割智驾的,不支持满血鸿蒙,也就意味着,安全辅助到一定程度,就得靠手动了。对比一些五座小车,体验其实差不多,但价格少一万、两万,性价比就更高。

其实我也在想:如果题目直接说十六七万的家庭车,真得考虑比价和体验。价格差不多的车,像吉利、比亚迪,都在拼硬核配置,而且,促使它们价格悬浮的最大动力,就是研发投入。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有驾

究竟是智驾值得溢价,还是实用性更靠得住?这事儿,我一直在摇摆。

要不,把这个问题留给你来答:你觉得,花20万买个满血智驾值不值?还是说,实用性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反正我心里还在琢磨,未来是不是所有这些智能功能,都得像买手机一样,变成开箱即用的日常了。

大定超2100台,小20万的预算为“鸿蒙”溢价买单,旗舰智驾体验与实用性之间的取舍值得深思-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