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最不务正业,或者说最开窍的,就是林肯。
当所有人都还在研究怎么把蛋糕做得更精致、奶油抹得更均匀的时候,林肯突然掀了桌子,掏出一把压缩饼干说,都别吃了,今天咱们忆苦思甜。一口价16.98万起的林肯Z,就是这块压缩饼干,直接噎得BBA喘不上气。这个操作,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冲锋。
我一直觉得,买车这件事上,存在一个巨大的鄙视链。开BBA的,尤其是开奔驰C级的,内心深处有一种神圣的信仰。你跟他聊动力,他跟你聊三叉星徽的百年荣光;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氛围灯能变出多少种颜色。那台1.5T的发动机,或者说,那台1.5T的梦想发生器,输出的不是马力,是社交货币。什么150kW的功率,什么踩下去软趴趴,重要吗?不重要。对于信徒而言,重要的是神殿还在,圣光还在,这就够了。你开个林肯过去问他,“兄弟,我这车234kW,零百比你快,还比你便宜十来万,你怎么看?”
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优雅地关上车门,内心默念:“夏虫不可语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从来不是一台跑得快的车,而是维护这种信仰本身不被动摇。
但林肯这波操作,坏就坏在,它不跟你谈信仰,它直接跟你谈物理。它把一个原本是玄学的问题,强行拉回了现实世界。这就好像两个修仙的正在讨论心法,一个突然掏出了冒蓝火的加特林,说别扯那些没用的,咱们比划比划。
这就很尴尬了。
之前大家对美系车的刻板印象是什么?油老虎。肌肉猛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喝油跟喝水一样。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妥协。工作上妥协,生活上妥协,回家看到我儿子的乐高又被他妈收起来了,还得妥协。凭什么?我他妈就要又快又省!所以当朋友跟我说林肯Z电混版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不扯淡吗?鱼和熊掌怎么兼得?美系豪华跟省油,这俩词放一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觉得地球科技不讲逻辑。
结果呢?WLTC百公里5.99L。
5.99L是什么概念?就是我同事那台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紧凑级家轿的水平。但林肯Z是个接近5米长的大块头。这个数据摆出来,就好像一个两百斤的壮汉,跑过来跟你说他一顿只吃一碗米饭,而且还是练体育的。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凯迪拉克CT5的7.78L油耗,在旁边显得那么诚实,又那么无助。
这就是最掀桌子的地方。如果说之前林肯降价是把蛋糕抢走了,那这个油耗数据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对手放过。它不仅在绝对性能上搞闪电战,还在你的传统优势项目上搞渗透。这就很雷电法王了。
所以,买车真的是玄学。有时候你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一种“我不跟你们这帮算计油耗的人玩”的资格证。但现在林肯告诉你,不好意思,那个算计油耗的人,现在跑得比你快。
写到这里我感觉,林肯这波操作,有点像道诡异仙里的主角,用一种所有人都看不懂的疯癫功法,最后居然还给练成了。它成功地把“豪华”这个概念进行了一次民粹化解构。什么叫豪华?百年沉淀是豪华,8155芯片流畅不卡是豪华,1.2米的4K巨幕也是豪华。但归根结底,让你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不用再纠结,不用再妥协,这本身就是新时代的终极豪华。
我之前开过朋友的特斯拉,讲真,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不能用常理去判断。它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于识别多精准,算法多牛逼,关键在于它给了驾驶员一个甩锅的借口。真正的自动驾驶,核心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L5级别的核心奥义。
说回林肯Z,它没有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它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把所有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加大加大再加大。功率给你加大,屏幕给你加大,尺寸给你加大,然后把价格和油耗给你减小减小再减小。这种产品力,就像一块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性价比一泡水,瞬间就膨胀到你无法忽视。
同行看了也得傻。之前大家还能体面地坐在桌上,聊聊品牌文化,谈谈设计哲学。现在林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它告诉你,最好的竞争手段,就是让整个行业都活不下去,或者,都得按我的规矩活下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林肯现在就在渡劫,渡成了,就是新一代的性价比真神;渡不成,也就是现在这样。对于一个已经没什么可输的选手来说,发疯,就是最好的战术。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