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到来,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环比实现稳步增长。本文将从市场整体、新能源细分、流通性、经销商库存及行业认证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二手车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全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回暖,同比增长9.02%,新能源二手车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幅高达59.6%。
一、市场整体概况:交易量稳健上行,区域差异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8-9月报告
2025年8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70.74万辆,环比增长2.80%,同比增长9.02%,交易金额达1065.17亿元。1-8月累计交易量1293.84万辆,同比增长3.03%,较去年同期增加37.99万辆,累计交易金额为8357.61亿元。从车型结构看,基本型乘用车、SUV和MPV均实现环比增长,其中MPV同比增幅最大达12.88%,反映家庭及商务需求扩张。
区域方面,六大区中仅华北地区交易量微降0.3%,其余区域均增长,中南和西南地区涨幅领先,环比分别增长4.33%和4.06%。华东地区交易量最高,达47.73万辆,凸显经济发达区域的市场活力。同时,二手车交易均价为6.24万元,较7月下降0.14万元,同比降0.32万元,价格下探可能刺激了消费需求。
二、新能源二手车:成增长引擎,SUV车型占比提升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成为最大亮点。8月交易量14.84万辆,环比增长3.9%,同比增长59.6%;1-8月累计交易97.8万辆,同比增长41.8%。车型结构上,SUV占比28.6%,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取代A级车成为主力;A0级和A级车型份额下滑,反映消费者偏好向空间更大、实用性强的车型转移。
三、流通性分析:跨区域转籍率提升,区域协同增强
8月二手车转籍率达30.85%,环比增长0.4个百分点,同比增1.8个百分点,转籍总量52.67万辆,环比增4.28%。转籍率前五省份为北京(36.55%)、浙江(34.45%)、天津、广东和江苏,显示一线地区车辆外流加速,区域间流通壁垒减弱,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一趋势得益于政策优化和物流效率提升,为经销商拓宽车源渠道。
四、经销商调研:库存周期持平,策略趋保守
9月经销商调研显示,平均库存周期为46天,与7月持平。库存周期15天以内的企业占比33.8%,环比增1.6个百分点,但30天以上占比37.8%,反映市场分化——部分企业周转加快,另一些仍面临压力。经销商选品更倾向“性价比”车型,如5-10万公里车源占比增加,凸显在经济波动背景下,保守策略以规避风险。
五、“行”认证:车源质量稳中有升,旺季效应显著
什么是行认证?
“ 行”认证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基于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以及团
体标准《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而面向于全国二手车流通领域各经营主体推出
的认证二手车质量信息溯源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行业统一标准的车况溯源机制、争
议复核机制手段,帮助二手车经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切实的保障
二手车消费环节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9月“行”认证上传车源79918台,符合标准比例86.3%,较8月略降但同比增9%。车源分布上,江苏、山西等地增长明显;里程方面,5-10万公里“性价比”车源占比增3%,而“准新车”持平,反映经销商聚焦保值车型。车龄选品中,3-5年“次新车”占比提升,表明行业通过认证体系提升透明度,增强消费者信任。
2025年8月二手车市场数据印证了消费复苏趋势,新能源领域的高增长为行业注入新动力。随着旺季推进和政策支持,市场有望持续扩容,但需关注价格下行带来的盈利压力。建议经销商优化库存管理,把握新能源和跨区域机遇,同时借助“行”认证提升服务质量。未来,二手车市场或进一步向规范化、电动化转型,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支柱。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8-9月报告,确保真实准确。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等负责,读者依据文章内容行动产生的风险与后果自行承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