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3旅行版终于来了。94.39万元的起售价,可能让不少人咂舌,但如果你像我一样,长久以来盼着一台既能跑,又能“装”的车,这价格倒还算说得过去。不夸张地说这台被誉为“终极全能座驾”的旅行车,真是既懂赛道又体贴生活。
那天,展车刚到店,我一边摸一边感叹:这可不只是个“拉长的M3”。它的外观嘛,依然高调。标志性的横置双线型进气格栅,和那副宽体车身一搭配,真有种难以忽略的存在感。你再看那双边四出的100mm排气尾管,就很直观,强劲动力直接写在脸上了。而碳纤维组件的用量之大,也是有点奢侈的。前脸的多边形进气口就不说了,那后视镜罩、尾部扩散器、车顶扰流板什么的,全用上了碳纤维,也难怪车外的人盯得那么仔细。这种处理,既轻量化,又有一丝“低调的炫技”,反正看得我是服气了。
真让我上头的,其实是内饰。别以为高性能车就只在乎“狂飙”,它居然还挺顾家的。M碳纤维座椅确实做得轻,但关键它还能照顾长途驾驶的舒适性。这点倒是超出我的预期了。行李厢也挺能塞,500升到1500升的容积,别管你是装赛道用的设备,还是露营那些七七八八的家伙什,都绰绰有余。最贴心的一点是,后窗能单独打开,像那种需要随手拿取的小东西,随时都能方便取用,别提多实用了。
这些还不是重点,再让我多聊聊它藏着的那颗心脏吧: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颗代号为“机皇”的发动机,能炸出530马力的最大功率,听着就够热血了吧?你要冲0-100公里/小时,只要3.6秒——要是你计较得再细点,不考虑第一英尺起步时间,那就是更快的3.3秒。3D打印优化的缸盖冷却系统、无套筒封闭式曲轴箱、锻造轻质曲轴这些技术,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也没完全消化,后来专门请教了懂行的朋友,才明白这些设计是怎么一起协作,造就了它凶猛又稳定的输出特性。总之,开起来就是得劲!
就拿它刚性加强的后桥,还有那个神奇的50:50前后轴重量分配来说吧,再加上有经过纽博格林、纳多高速环这些知名赛道严苛调校过的底盘,这可不仅是数据漂亮,开上那种感觉也立马传到了手上。M系列特有的操控质感,果然没跑偏过。在一台旅行车上体验漂移?没开玩笑,10级可调的M牵引力控制系统和那个M漂移分析功能,已经让我和不少车友乐开了花。
说回来,这台车让我印象深的,倒不是那些高性能标签,而是一种“可以随心切换身份”的特质。赛道上够野,旅行中够温柔,生活里又走实用派,这好像才是“全能”的真正定义吧。能不能值它的94.39万,我觉得得看你平时怎么用。如果你更需要它在日常中的“兼容”,也许那些超级跑车没办法给你的,它能轻松满足。如果你真的开上它——踩下油门那一刻,空气都好像会跟着紧张起来,你会觉得,这车真不是随便讲讲而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