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

今日汽车圈,一则消息如寒潮般席卷,让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

“用车社”今日聚焦“知行汽车”,为您剖析其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这份颇具挑战性的成绩单。

营收3.6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6.36亿元,这42.47%的跌幅,犹如在平稳的航道上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风浪,让前行的步伐陡然沉重。

探究这艘“知行之舟”为何出现航速骤降,我们不妨将目光聚焦于其核心动力——“组合驾驶辅助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有驾

上半年,这块业务的营收为2.9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97亿元,锐减了50.75%。

作为公司营收的“压舱石”,其近八成的比重,意味着这块业务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直接牵动着整艘船的命运。

这番跌幅,无疑是对公司根基的一次严峻考验,正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古训,让人不得不为之扼腕。

当然,航行中也并非全无亮点。

智能前视摄像头收入,从1532万元跃升至3309万元,这如同在迷雾中亮起的一盏灯,为公司注入一丝暖意。

智能驾驶相关研发服务以及PCBA产品的销售,也分别贡献了2579万元和1271万元。

这些零散的光芒,虽不足以驱散整体的阴霾,却也展现了公司在多领域探索的努力。

然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公司“内功”的损耗。

上半年,公司毛利仅为1707万元,与去年同期的4485万元相比,缩水了61.93%。

毛利率也从7.05%下滑至4.67%。

这好似一位勇士,即便身披战甲,却在战场上损耗了锐气,利润空间被无情挤压。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仿佛一位不惜代价的探索者,上半年豪掷1.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959万元,激增了57.18%。

研发开支占收入的比重,更是从15.65%飙升至42.77%。

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有驾

这股“烧钱”的劲头,在智能驾驶这个日新月异的赛道上,固然是向前迈进的必要姿态,但当主营业务营收下滑、亏损扩大的背景下,这巨额的研发投入,便如同“杯水车薪”,难以抵挡“滚滚而来的亏损巨浪”。

经营亏损和期内亏损的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

上半年,经营亏损扩大至1.82亿元,去年同期尚且在1亿元左右。

期内亏损更是逼近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863万元,几乎翻倍。

这艘“知行之舟”,在市场的巨浪中,不仅未能稳稳前行,反而损失惨重,航向也变得愈发不明。

即便如此,公司手中尚握有3.79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如同身处绝境中的一丝希望。

为了补充“航行”的燃料,公司在2025年进行了两次配售。

2月,募资2.28亿港元;7月,又以15.22港元的价格,配售15,495,000股,净募2.31亿港元,累计募资超过4.59亿港元。

这笔资金的注入,能否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尚待时间检验。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显得尤为冷淡。

截至周五收盘,知行汽车股价为13.19港元,市值34亿港元。

参与第二次配售的股东,普遍面临着13%的浮亏。

这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资本的镜子前,公司的真实价值与市场预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让我们拨开数字的迷雾,审视“知行汽车”所处的智能驾驶赛道。

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有驾

这个被誉为“未来出行终章”的领域,本应是群星璀璨,机遇无限。

然而,“知行汽车”的这份财报,却像是在这片星空中投下了一片阴影,揭示了残酷的现实。

智能驾驶的研发,如同“精卫填海”,需要日复一日的坚韧投入,更需要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

从技术层面看,智能驾驶的研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

算法的迭代、算力的提升、传感器的集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海量的资金和顶尖的人才。

一旦技术稍有滞后,便可能被市场无情淘汰。

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稍有懈怠,便可能坠入深渊。

市场层面,汽车主机厂作为“知行汽车”的客户,其决策过程如同“庖丁解牛”,精细而审慎。

技术实力、交付能力、质量稳定性,缺一不可。

更何况,如今主机厂倾向于自研或与传统Tier 1巨头合作,这无疑给“知行汽车”这样的初创企业,增加了“过五关斩六将”的难度。

每一次合作的达成,都可能是一场“鸿门宴”,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一款新车要搭载一套全新的智能驾驶系统时,主机厂所面临的压力。

整车集成、海量测试、法规认证,每一个环节都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有驾

供应商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新车上市延期,甚至影响整个车型的市场口碑。

这对于“知行汽车”而言,每一次交付,都是对公司综合实力的终极考验。

而且,在这条“智驾”的道路上,“知行汽车”并非孤军奋战。

市场竞争如同“百舸争流”,大厂拥有强大的资源和品牌影响力,而新势力则以其灵活的创新和对年轻用户的洞察力,迅速崛起。

在这种环境下,“知行汽车”若想脱颖而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金钥匙”,比如在成本上更具优势,或者在特定功能上做到极致,甚至提供比肩“管鲍之交”般贴心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我们也可以从客户集中度这个角度来审视。

如果“知行汽车”的收入高度依赖于少数几家主机厂,那么一旦这些客户的战略调整或市场遇冷,公司的生存便会岌岌可危。

这好比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被打翻,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这些信息,心中难免会升起一丝疑虑:智能驾驶的未来,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我们手中的方向盘,何时才能真正被解放?

“知行汽车”这样的企业,能否引领我们驶向更美好的出行时代?

毋庸置疑,智能驾驶的潜力如“旭日东升”,必将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

它关乎安全,关乎效率,更关乎对自由的全新定义。

想象一下,在拥堵的车流中,车辆能够自主应对,而我们,则能悠然自得地享受片刻的宁静,这无疑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未来。

知行汽车暴雷!营收骤降超四成,亏损近翻倍!-有驾

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更为复杂。

当前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距离真正的“解放双手双脚”仍有漫漫长路。

在复杂的路况下,这些系统的表现常常不如人意,甚至可能因为误判而带来潜在风险。

这正是“知行汽车”等企业,在技术上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差池的原因所在。

“知行汽车”这份上半年的财报,无疑为整个智能驾驶领域,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它深刻地揭示了:在这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且高度竞争的行业中,仅仅依靠技术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稳健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能够赢得客户长久信任的综合实力。

而融资与浮亏并存的局面,更是资本市场对公司价值最直接的“投票”。

如果募资未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反而让投资者“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未来融资的道路,必将更加坎坷。

“知行汽车”,以及整个行业,都需要牢记:智能驾驶的未来,固然光明,但前路亦是“荆棘载途”。

唯有兼具“披荆斩棘”的勇气与“稳扎稳打”的智慧,方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最终,我们仍要给“知行汽车”一份客观的评价。

3.66亿元的营收,虽然同比下滑,但并非“一蹶不振”。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也说明公司并未放弃对未来的探索。

关键在于,它能否将这些研发的“种子”,在适当的土壤中,培育出真正能够市场化的“硕果”,赢得客户的青睐,重拾投资者的信心。

这艘“知行之舟”的航程,仍需我们持续关注。

毕竟,作为热爱汽车的我们,都渴望看到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能够涌现出更多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共同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