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4S店隔壁坐了27分钟,我把预算7.48万的元UP换成了6.28万起的极狐T1,销售说这个月已经有2.6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选择

在比亚迪4S店隔壁坐了27分钟,我把预算7.48万的元UP换成了6.28万起的极狐T1,销售说这个月已经有2.6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选择

后排座椅放平的那一刻,我媳妇儿转过头问了句:“咱家那台轩逸后备厢,好像也就这么大吧?”

我没吭声,拿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哥们儿。五分钟后他回复:“这不是A0级小车?你没搞错?”我也纳闷。一台车长四米出头的电动小车,后备厢放倒后能塞进八个行李箱,下面还藏了个74升的暗格。销售说之前有个车主装进去一根2米16的鱼竿,我信。

本来就是陪媳妇儿来看元UP的,路过隔壁店进去转了一圈,结果坐下就不太想走了。

2770mm这个数字,懂的人看一眼就明白

轴距这玩意儿不会骗人。我一米七八,坐后排膝盖离前排椅背还有两拳多空间,头顶也不压抑。媳妇儿当场就说了句:“周末带爸妈出去,后排坐着不遭罪。”

旁边看车的大哥插了句嘴:“你们看过元UP没?我刚从那边过来,轴距2620,差了150毫米呢。”我跟他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有些东西,数据摆在那儿,各人体会各人的。

销售倒是很会挑时机,这时候递过来几张照片——车主周末露营,T1塞了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后排还能平躺两个人。这场景我熟,去年国庆堵在高速上,我家那台车后备厢就是这么堆的。

在比亚迪4S店隔壁坐了27分钟,我把预算7.48万的元UP换成了6.28万起的极狐T1,销售说这个月已经有2.6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选择-有驾

425公里续航,车主群里有人跑出了638

电车续航这事儿,厂家说多少我都打个七折听。但销售拿出好几个车主的实测记录,市区工况平均能跑600公里左右,高速也能稳定在500以上。

我问了句:“冬天呢?”

“零下三十度大概掉15%,你们这边冬天没那么冷,影响更小。”销售顿了顿,“30%到80%快充16分钟,比你上趟厕所慢不了多少。”

这话倒是提醒我了。上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服务区充电排了四十多分钟队。如果充电速度能快一半,这个等待时间确实还能接受。

电池安全那些测试数据我没细问,泡水、挤压、火烧这些极端情况,厂家都会做。我比较在意的是质保政策——三电终身质保,电池自燃赔一台新车。这个承诺够不够硬先不说,至少态度摆在那儿了。

麦格纳调的底盘,十年前我开过

在比亚迪4S店隔壁坐了27分钟,我把预算7.48万的元UP换成了6.28万起的极狐T1,销售说这个月已经有2.6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选择-有驾

试驾的时候,我特意挑了条最近在修路的破路段。过减速带那一下,底盘的厚重感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开过的那台老帕萨特——不是说有多高级,而是那种整体性和韧劲儿,跟日系车的感觉不太一样。

0到50公里加速3秒多,市区够用。红绿灯起步跟个出租车,不会被甩开。我媳妇儿在副驾驶说了句:“比咱家车窜得快。”

倒车影像做了个透明底盘的功能,我试了试,能看清车底下有没有石头或者台阶。新手估计会喜欢,老司机嘛,图个省心。循迹倒车那个功能我没试,但听描述挺实用——开进死胡同能自动沿原路退出来,这个设计有点意思。

车里没味儿,我媳妇儿第一个注意到

上车她就说:“这车没什么味道啊。”

我也纳闷。新车多少都有点味儿,这是常态。销售解释说材料用的什么纤维绒,甲醛含量是国标的十分之一。这话我听听就行了,但车里确实闻着还算舒服。

我家孩子对气味敏感,上次坐新车吐了一路。如果新车本身味道控制得好,这事儿就不用操心了。

在比亚迪4S店隔壁坐了27分钟,我把预算7.48万的元UP换成了6.28万起的极狐T1,销售说这个月已经有2.6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选择-有驾

6.28万到9.38万,价格卡在一个微妙的位置

从4S店出来,我跟媳妇儿在路边站了会儿。

元UP同配置的版本要7.48万起,贵了一万多。MG4价位更高些,不在考虑范围。T1顶配425公里续航版本9万出头,三电终身质保。

我问她:“要不再看看?”

她说:“你心里不是已经有数了吗。”

我笑了笑。有些选择,坐进去那半小时其实就定了。后面无非是给自己找个理由,说服自己这个决定没毛病。

回家路上,我打开手机搜了搜,发现预售12小时订单破2.6万台。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在那个4S店里坐着坐着就改了主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