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

最近你是不是刷到过这种新闻:“某某新车发布1小时,订单突破10万台!”“预售通道刚开,小程序直接崩了!”看着是真热闹,好像全国人民都在抢着买车。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数据,真的靠谱吗?

说实话,作为一个天天跟车打交道的老司机,我现在看到“1小时10万+订单”这种标题,第一反应已经不是激动,而是想笑。笑啥?笑这年头连汽车订单都开始“注水”了。就跟火锅店的肉片里夹着大块肥油一样,看着分量足,其实水分大得很。最近《经济日报》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发文点名批评:该给车企的订单泡沫挤挤水分了!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你想想,汽车可不是手机,也不是一杯奶茶,动辄几十万的支出,谁会脑子一热,10分钟就下订两万台?真当大家都是人形下单机器人?可偏偏就有车企敢这么吹,而且吹得脸不红心不跳。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词——“小订”。啥叫小订?说白了就是交个几百到一千块,图个心理安慰,还能享受“1000抵5000”这种膨胀权益。重点是,随时能退,一分钱不亏。所以这数据能代表啥?顶多说明这车长得还行,营销做得够响,但离真正掏钱买车,差得远呢。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真正能说明问题的是“大定”——签合同、选配置、交上万定金,锁单后钱就退不了了。这才叫真实购买意愿。可你看那些动不动就晒“10万+订单”的车企,有几个敢晒大定数据的?晒小订,就是在玩文字游戏,纯纯的“上头”营销。

拿小米汽车来说,人家就挺实在。SU7也好,YU7也罢,直接上市,不搞预售那一套。大定开启后3分钟20万+,1小时28.9万+,虽然也是“大定”,但至少规则透明,钱交了想退也有明确期限,锁单后就不退了。这数据虽然也惊人,但至少让人觉得支棱得起来,不虚。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再看蔚来,更绝——压根不晒订单。李斌一句话怼得漂亮:“按大家公布的订单数,地球都不够卖。”人家就靠月度交付量说话,卖多少是多少,不玩虚的。这种态度,反而让人更信得过。

可有些品牌就不一样了。新车还没影儿呢,先吹一波“预售10分钟破2万单”,搞得好像全国人民都在等它救命似的。结果呢?等真上市,价格一公布,配置一细看,消费者直接劝退。之前有多上头,现在就有多打脸。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更离谱的是,这些数据没人监管。车企自己报,自己发,想写多少写多少,反正也没人去查。风阻系数测不准要进风洞,这订单数据咋就不需要第三方验证?长此以往,消费者还信谁?信任一旦崩塌,天都塌了。

说到这儿,咱们不妨拉几款车比划比划。比如最近那款号称“1小时10万+”的新势力增程SUV,外观确实前卫,智能化也堆得高,账面参数顶呱呱。可你细看,入门版续航虚标严重,高阶智驾还得加钱选装,真正落地价比预售价高出好几万。这不就是典型的“画饼充饥”?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再看看理想L7,同样是增程SUV,人家不吹小订,靠的是月月两万+的实打实交付。空间大、座椅舒服,一家人坐着不累,床车属性直接拉满。虽然设计没那么“炸”,但胜在靠谱,真香定律稳稳拿捏。

还有问界M7,智驾系统确实牛,城区NCA用起来丝滑得像德芙。可问题来了,基础版连L2都没有,想用高阶功能?先交3万选装包再说。这操作,多少让人觉得有点“装逼利器”的味道,诚意差了点。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所以你看,真正的好车,不需要靠注水订单来撑场面。它可能上市时不声不响,但交付量会悄悄爬上来;它可能不吹“百公里加速3秒”,但日常开起来顺手又省心;它可能不是“车界网红”,但回头率一点不低。

说到底,消费者不傻。你玩营销,我们看热闹;你玩套路,我们直接走人。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炒的。与其花心思在PPT上堆数字,不如把三电技术搞扎实,把底盘调校做好,把售后服务跟上。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现在新能源车市卷得厉害,价格跌冒烟了,车主气得蹦起来的都有。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守住底线。谁真心为用户着想,用户心里都有一杆秤。

订单注水严重!党媒怒批部分车企-有驾

最后问大家一句:这样的订单泡沫,你信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