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柳州这个不起眼的三线城市,一个汽车品牌悄然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 五菱宏光MINIEV上市20天销量突破1.5万辆,甚至超越特斯拉。 这座以螺蛳粉闻名的工业城市,凭什么孵出这样的奇迹? 答案就藏在五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里: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柳州机械厂在汽油供应中断的困境中,自主研发木炭燃气机和木炭汽车。 工人们用最原始的工具,解决了当时的交通难题。 这种硬核创新精神根植于柳州的工业基因。
战争年代,柳州人徒手造出广西第一架军用战斗机。 没有技术积累,他们就靠拆解、测量、手工绘图,一步步攻克难关。 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为后来的五菱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菱的前身柳州微型机械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认准了方向。 国家缺汽油机,他们造出新中国第一台汽油机;林业需要工具,他们研制出第一台油锯;农业要机械化,他们花了四年时间把拖拉机从图纸变成现实。
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兴起,小商贩急需能拉货、省油又便宜的车。 五菱直接从日本买来三菱小货车,拆解成2500多个零件。 工人们用尺子测量、手工绘图,用锤子敲打,硬是拼出了中国第一辆微型货车。
这款车一上市就火了。 四五万的价格,能拉半吨货,还能坐人,迅速成为个体老板的创业伙伴。 城乡结合部的批发市场里,十辆货车有八辆是五菱。 很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靠五菱货车拉出来的。
五菱的与众不同在于始终紧扣实用主义。 当其他车企大谈驾驶体验时,五菱在解决生存刚需。 2002年与上汽、通用合资后,五菱没有忘本,继续改进车型:加宽车身、加固底盘,让车子能跑乡村小路甚至珠峰大本营。
新能源汽车浪潮袭来时,市场聚焦中高端车型。 五菱却推出了宏光MINIEV,续航100多公里,没有自动驾驶,中控屏很小。 很多人质疑这是“高端老头乐”,五菱看准了短途代步的刚需。
宝妈每天接娃上学来回10公里,上班族通勤单程20公里,宏光MINIEV的续航完全够用。 3万多的价格,停车方便,充电便宜,直接戳中普通家庭的第二辆车需求。 更妙的是,呆萌外观和多彩配色吸引了年轻人。
宏光MINIEV很快成为全球纯电销量冠军,开创了小型纯电市场。 五菱没停在卖车层面,顺势推出敞篷版,10万出头的价格让“年轻人的第一辆敞篷车”成为现实。 国产芯片紧缺时,五菱采购超100万颗国产芯片,带动产业链发展。
成本控制是五菱的核心竞争力。 宏光MINIEV起售价2.88万元,内饰多用硬塑料,后视镜手动调节,遮阳板省略小镜子。 在安全性能上毫不妥协:远程控制、ABS+EBD、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一应俱全。
这种“该省则省该花则花”的策略,创造了极致性价比。 五菱的生产线上,平均每5秒就有一辆车售出。 从海南到黑龙江,从青藏高原到新疆,五菱的车遍布全国。
年轻化转型是五菱的又一妙招。 宏光MINIEV马卡龙版90后用户占75%,女性用户超78%,潮创率达72%。 五菱通过迪士尼、草莓熊等IP联名吸引年轻群体,推出Ling Club用户品牌和Ling OS智能生态系统。
疫情期间,五菱三天转产口罩,免费捐赠给医护人员和百姓。 螺蛳粉产能跟不上时,五菱利用生产线帮助本地企业升级设备,推出五菱牌螺蛳粉。 这些举动强化了“万物皆可五菱”的亲民形象。
品牌向上是五菱面临的现实挑战。 2024年,五菱宏光MINIEV销量26.1万辆,缤果销量21万辆,低价车仍是主力。 同年推出的五菱星光全年销量10万辆,在新能源车中占比12.5%,显示高端化突破不易。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上汽通用五菱出口22.5万台套,产品登陆104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竞争中,五菱需要优化出海产品矩阵。 当前五菱在东南亚、南美等市场已有布局,面对全球巨头竞争压力不小。
五菱的成功在于始终站在老百姓一边。 从微型货车到电动车,从口罩到螺蛳粉,五菱用行动证明:只要紧扣人民需求,三线城市也能孕育全球销冠。 在柳州市,每13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柳州制造,这种扎根民生的实在最能打动人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