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腾势怎么说呢,最近总觉得他们真是挺让我纠结的。N8L要来了,这事我差不多每天都在翻车型申报信息,细节越琢磨越觉得这次腾势可能要迎来个家庭出行神器级别的产品。李慧总经理昨天发的动态,说为家庭用户量身打造的大六座SUV,看着就有点意思。想象一下,这么大一台车,家里的老人、小孩、偶尔带朋友,能满足个出行场景,也挺指望的。
我记得折叠后2年前,自己带孩子在小区门口堵车,正有人叮嘱我家这车再大,也受不了,小区出入口狭窄。当时那种感觉很现实,车大用起来确实不方便,可是家庭用车用空间多,没得妥协。腾势这次大六座,尺寸估算:大概5200长,2000宽,1820高(都估算,体感上觉得比N9/零界更紧凑点),轴距3.075米(样本少,不一定准),比N9还要小点,但功能多加了些配置。
说到考虑这个词,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一个朋友说,家里要买车,空间舒适,安全有保障,价格合理,花个20-30万,对比两款车差异相当明显。N8L的上线插混,200kW的大三电比拼,类似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平衡点——插混在家用场景下能解决续航焦虑,但上牌后百公里油耗估算:按照我那心算,1.5T+电池,油耗大概是7-8升(体感少了点油耗数据,估算而已),百公里成本大约4块左右。算算自己,觉得还行,不算特别费。
相比之下,n6或z6车的续航可能会更长,纯电那还能达到300公里左右(估计,不够硬核),但价格会更上浮。大家都在关注这个平衡。
我之所以觉得N8L可能不同,是因为它的设计偏家用舒适范——全景天幕啊,内部空间优化,安全配置更丰富。你知道的——退一步想,硬核性能的重要性都在次要位置,家庭用车其实是体验,而不是越野。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会不会有人觉得这么大辆SUV,日常上下班行驶费油?其实不一定。你要考虑,日常用车,油耗、保养、甚至停车,这些细节都能叠加成一份麻烦。好歹,腾势还搭载激光雷达,未来看起来算是智能化有所增强吧。问题是,这资金投入,到底值不值得?现在市面上的竞争都在拼科技感、配置,但价格呢?其实也就是20-30万左右,还算亲民。
我觉得,和它的外观一比,N8L比N9线条更流畅(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我一直挺喜欢比亚迪的整体外观,虽然腰线、轮眉可能有点乱。那天我还跟一销售聊,他们说:钛7策略,价格一定要爆款才行。你看,按这个价位,能在这个市场站稳,不容易。
我还在琢磨,腾势是不是在走一条婚礼白纱+新郎礼服的路线:表面看好像很贵,但其实内核还得扎实。毕竟研发那些东西,像车身用材、底盘调校、电子系统,都有成本。你让我用比喻,如果一辆车是个披萨,配料越多,切割难度越大,成本也就更高。腾势这么做,真的只是在家庭功能上多花点心思,还是说背后有更深的供应链博弈?
我不会太觉得腾势的品牌很厉害,到最后还得看买得起的人多不多。毕竟,销售那边一直跟我抱怨:客户预算到20万,但那车能做到啥?油耗、空间、配置都得平衡。你说这个价格,买个牌子,拼个性价比还算可以。可要是花个三十万,期待那种豪华感,可能就要啥都没有了。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价格就像个门槛——只要一跨过去,买的人数就多;一低一高,差异都被放大了。不能简单说,价格低了就一定便宜,价格高了就一定值。现在市场上的爆款不是靠价格拼出来,而是满载情感点——满意的座椅、安静的驾驶体验、一定的智能感。
我还在想,腾势这个品牌,要不要真搞出个家庭SUV的样子?或者说,还会不会有人开始关注它的智能无人机系统:车内操作无人机,居家控场,好像挺酷的,但实际用场还得再验证。这一块,或许还燥点泡泡水,真用起来,没有那么多游戏感还能靠谱吗?
就在这个时候,我朋友打个电话,说:你最近是不是又在关心腾势的事啊?我笑,心说:你知道的,汽车其实就是个搬家工具,但每次开发一个新模型,背后其实都像个你追我赶的游戏。扫描过各家供应链、调试过那些电池包的拼装——其实心里也有点缺乏安全感——这是不是我没细想过的猜测?也许,真正决定它能不能成为家庭用车的心头好,还得看未来的实用性能不能靠谱。
讲完这些,突然觉得,家用车最重要的还是那个细节,那一块驾驶坐感和乘坐舒适度。你会不会因为看得清楚和脚踩得稳?这才是真正的硬指标。问题:你会在意车的颜值多还是实用性?还是觉得生活已经够麻烦了,用个方便点的就行?
这就是現实,有时候我觉得,买辆车就跟买一个移动的家一样,舒适、安全、经济,一样都不能少,你说对不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