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就冲动了。
最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在盯那些电动车的动态。朋友圈里、新闻里,全是新款香得不要不要的。不光是大品牌,后面的小厂家也不甘示弱,推出来的电动新宠让人心动不已。大部分型号,起步价都在20万左右,有点贵得让我顿时觉得心疼。心想,要是我用那钱去干点别的事,是不是更划算?但又忍不住想象,那个酷炫的屏幕、再也不用去加油站的便捷、慢慢变得更方便的生活,好像都在招手。
可是啊,我那台开了十年的高尔夫。车况还不错,现在还在我眼前晃悠。上次我在修理厂看了一眼,修理工还说,车架完美,内饰跟新的一样。真是没想到,十年前买的那台车还能这么耐操。司机小哥还打趣:这车能再跑个五年,没问题。其实我不太清楚,别以为我懂什么车,感觉它就像个老伙伴一样陪着我,跑过好多路。每次修理费也不多,基本都在几百块,到这个价格,从一年换一次轮胎到清洗,花费都比买辆新电车便宜。
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到底在折腾个啥?难道是那种新鲜感吗?还是跟朋友们比拼哪个更酷?(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说,换台电车,真的值那个价吗?一台二手车,十年过去还能剩不少价值,起码还能卖个两三万。再一想,电动车便宜点儿,维修成本低,省掉加油的钱。这算下来,还是挺合算的。电动车的续航、充电便利、保值率,都让我觉得还不够成熟。身边有人说,电动车省不少油费,但折旧也快,换车频率会高一些。其实我也没仔细算过,粗心心算,如果百公里油钱五块,两万块油料一年能跑40000公里,要花个两千多。电池要换,成本不低,算一算差不多也得两三年就得换一次,大概占了剩余价值的三分之一。
再说说供应链的事情,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海康的芯片供应出现点问题,导致新款电动车生产受阻。供应链的问题真是个隐形的威胁,何况现在该涨价的涨价,供应链波动让车企的利润像过山车一样。你说,搞研发的那些兄弟们,是不是经常觉得像在用过时的积木拼东西?不断优化,库存积压,生产线摆布,像泡面摞成山。想象他们那点苦水,不知道算不算创业的快乐。
(这段先按下不表。)
回到自己这,忽然觉得,买个新车,花的钱真的能省出来幸福感吗?我曾经试过那个思路,买了个入门款的紧凑型,感觉还挺新鲜。再看看,自己那台车的实际体验吧,油耗稳定,座椅舒服,噪音也不算大。与一些新车对比,除了科技配置没那么花哨。你知道,咱们这线下的店里,销售说得最多的,就是这车维修更便宜,二手保值率还可以。
其实我挺怀疑,电动车是不是真就那么完美?(这点我自己都没想清楚。)
据我观察,几乎每个品牌宣称续航都能跑200公里以上,短途上下班其实够用,但一旦要跑个100公里,还差点意思。特别在偏远点儿的乡村,充电桩不是多,现在也没法一拔就跑。有人说你只要家门口有插座,就能充,但实际操作中,充电速度慢得让人抓狂。
我刚才翻了个相册,看了下十年前那辆车的照片,灰色系,实在没多余的炫耀感。其实那时买车也没考虑那么多,就是觉得不能每天在公交车上挤得像沙丁鱼一样。还记得当年销售说:这辆车养车成本低,手续简单。我那时还觉得挺靠谱。
但又多了个问题:换不换?
如果,我花同样的钱,给孩子存点比如上学用的托管费,或者买点好点的辅导资料。我们家离学校不远,能骑骑自行车,有时候我也想,买一辆好点的车,带他们出去玩会不会更开心?毕竟,车子载着的不仅仅是轮子,更多的,是家庭的温暖。
你有没有试过在下雨天,推开门,看着家门口那辆老车,心里觉得那才是实在的幸福?
(这段带点自嘲,感觉自己又在矫情了。)
究竟是科技变革让我们追逐未知的刺激,还是那份实在的感觉更打动人心?我其实也没太搞明白,可能都差不多吧。只知道,下一次我还会犹豫——换还是不换?那辆老小伙还在路上,陪我继续跑着,心里暗想:或许,那个新不过是件虚的东西。
我也得承认,有时候,买电车那样省心的事,也并非完全没有优势。只这优势是不是值得我付出那个价格——那份心中的平衡和安稳?这是个问号。
反正,我还想知道,你会为你的下一辆车,投资多少?或者,更实际点,是不会去考虑的那个电动车,究竟值不值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