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加价20万才能提车的奔驰GLB,如今裸车价跌破16万;路虎揽胜极光直接从60万跳水到27万,比某些国产车还便宜!
这波燃油SUV“自杀式降价”席卷全国,宝马X1狂降13.58万,奥迪Q5L优惠12万,凯迪拉克XT5买一送一。豪华车集体“白菜化”,让二手车商连夜拒收热门车型:“这价格收车,我怕明天就亏穿! ”
合资阵营全面崩盘,神车跌落神坛!
日系标杆本田CR-V终端价跌破13万,比三年前便宜近7万;丰田汉兰达“保值神话”破灭,2.0T四驱版19.88万开走。
德系大众探岳让利超6万,入门价仅7.99万,德系SUV首次跌破8万大关! 美系昂科威Plus,部分经销商直接“买SUV送轿车”,裸车15万拿下2.0T+9AT。
、
降价背后
这场价格雪崩的导火索,是新能源车市占率突破50%的致命挤压。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13.58万,亏电油耗仅4.5L,绿牌免税+智能配置直接碾压同级燃油车;理想L7月销破3万,抢走中产家庭预算。
35岁以下消费者中,70%首选新能源,燃油车展厅冷清到“销售跪求试驾”。
政策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全国实施国六RDE排放新规,老款燃油车无法达标,经销商开启“清库存生死时速”。全国燃油车库存周期从1.2个月拉长至2.5个月,超8000家4S店关闭,合资品牌库存系数高达3.2(正常值为1.5),再不降价只能等死。
抄底or踩坑? 消费者陷入两难!
面对“史上最大折扣”,有人果断捡漏:山东果园主张师傅9万元开走日产逍客·荣誉,咧嘴笑称“三年前这价想都不敢想! ”
哈尔滨日系4S店创下零下30℃单日47台成交纪录,低温续航焦虑成了燃油车最后的护城河。
部分车型“先涨后降”玩套路,实际落地价与去年持平;丐版CR-V连倒车影像都阉割,汉兰达低配取消膝部气囊;残值崩盘,宝马X3一年保值率暴跌22%,北京越野BJ40至尊版一年贬值45%。
从4S店倒闭到产业链寒冬!
价格战已让全行业利润率跌至3.9%的十年冰点。 零部件企业哀嚎:“供应商最怕主机厂突然倒闭! ”汽车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激增15%,平均账期超6个月。
豪华品牌试图用技术救赎突围:奥迪Q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大众途观升级L2+自动驾驶,消费者仍不买账。
南北价差催生购车潮!
北方市场降幅普遍高于南方! 例如奔驰GLC在黑龙江比广东便宜2.8万,有人专程“打飞的”跨省购车,花2000元机票钱,省下2万购车款,自驾返乡上牌,还顺带旅游一圈。
锁定“非主力车型”大众探岳四驱版降价后性价比反超新能源,丰田威兰达混动版价差缩至2.1万,成理性之选。
当“白菜价”遇上“暗减配”,谁才是真赢家?
日产奇骏·荣誉以11.98万+终身质保杀出重围,却被曝低配版阉割L2辅助驾驶;丰田锋兰达杀入8.98万区间,入门款连倒车雷达都没有;凯迪拉克XT5直降13万仍保留Bose音响,却需捆绑8年16万公里全程4S店保养。
这场燃油车的“世纪大甩卖”,撕碎了品牌溢价最后的遮羞布。 当年轻人宁加3万买混动也不碰纯燃油时,传统车企的眼泪,早已淹没在新能源革命的洪流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