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

你知道吗?去年我朋友小李刚买了辆Model Y,开了没多久,他就发了个朋友圈吐槽自己家里堆满了充电设备。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一下子断电,这车怕是得真成摆设了。听起来像是个笑话,却发生在眼下的特斯拉车主身上。

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有驾

特斯拉这些年的光环,电动车领域的领军、智能化、远程OTA升级,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这份召回通知书,让我们看到,这个带头大哥也在栽跟头。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将在美国召回近13000辆因电池组连接部件缺陷而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车。如果线圈连接不良,车辆可能会突然丧失动力——这可不是小事儿,行车途中突然失去动力,那叫“隐形杀手”也不为过。

这次召回中,包括7825辆Model Y和5038辆Model 3,生产时间集中在2023年的3月至8月。主要问题出在一个叫InTiCa的电磁线圈,接触器用料和工艺上出了差错。听着复杂?简单点说就是,可能因为线圈接触不良,导致车辆的动力时有时无,甚至直接熄火。根据特斯拉的官方说法,这个问题已经引发了36起保修索赔和26起认证现场问题,虽然目前没有碰撞或人员伤亡的情况,但风险不容小觑。讲道理,这次特斯拉召回措施还算积极,12月初就会通知相关车主处理问题,还承诺换上新款接触器。而不像那些车企,出了问题就想尽办法拖拖拉拉,或者干脆当没听见。

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有驾

实际上,近几年来,各大品牌的召回,规模也好,频次也罢都有增加的趋势。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车辆科技含量的提高。越多的数据模块、电磁线圈、智能控制等高科技配置,带来了性能和功能的提升,消费者也乐在其中。但复杂的技术设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零部件故障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有些问题在产品出厂时就已经埋下隐患。

说个题外话。特斯拉现在的召回操作真的和老一套不一样了。比如Cybertruck的停车灯过亮问题,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违反了法规就必须整改。但特斯拉不需要车主们跑服务中心换零件,直接在线上通过OTA升级,一个操作就够了。这种做法确实给用户省了不少麻烦,从某种角度说也挺得劲儿。想想传统汽车厂商召回时得费劲巴拉找维修点,整天打热线电话问进度,特斯拉这招还真够聪明。不过你要问我OTA是不是百分百可靠,我还真有点保留意见。毕竟电子系统也有可能出错,就怕万一的时候,谁也说不准。

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有驾

这次召回的重点车型之一Model Y,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不光美国卖得火,在国内也备受欢迎。去年朋友老张入手了一台,他跟我吐槽这车的加速实在是快得过分,轻轻一踩就能带来推背感,让后排的乘客恨不得抓紧每条安全带。后来我也特意去试驾了下,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特斯拉第三季度全球交付了49.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了7.4%;其中,Model Y和Model 3的销量占了绝大多数,一口气卖了48.1万辆——特斯拉不愧是销量杠把子。

咱们再多聊聊Cybertruck这个另类产品吧,它可是特斯拉首款电动皮卡。当年刚发布时造型炸裂,像个科幻片里的战车。别说在美国,就算国内爱车的人也早就关注它了。才交付的野兽版电动皮卡,售价最高到99990美元,能买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露顶皮卡三五台了。虽然它的外形很,配置更是高大上,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新车的价格真的能直接让人望而却步。

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有驾

有人说,特斯拉这几年虽然风光,走得并不平坦。可能是为赶超产能目标,部分环节中细节出了问题。其实召回问题也是一个把双刃剑。好的一方面是表现了企业的态度,不隐瞒问题,也愿意花大成本主动解决;但坏的一面是潜在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品牌毁灭性的隐患。建立信任容易,毁掉信任却是一两次故障就够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关注的核心点,永远是产品是否靠谱。数据可以漂亮、广告可以吸引眼球,但是能否承载我们对“相信”的期待,是对任何一个品牌最直接的考验。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界标杆,“召回”的背后含义远比表象复杂得多。那么:它真能平衡好产品快速迭代和品质稳定的关系吗?在亏掉一场消费者信任之前,是不是把问题解决更彻底一点才更保险?这事吧,我觉得,不急着给判断,得看它接下来怎么用行动来讲故事。

特斯拉光环下的隐患:销量飙升,却能否撑起消费者的信任?-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