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的海拔,两千两百米。
空气稀薄得像个谎言,每一次呼吸都在提醒你,这里是F1围场里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也是最考验赛车心脏——那颗V6涡轮增压引擎——的地狱赛道。
引擎在这里会窒息,下压力会凭空消失,刹车盘热得能烤熟一只火鸡。
所以,罗德里格斯兄弟赛道的排位赛,从来不只是拼车手技术,更是拼工程师的脑洞和赛车的肺活量。
谁都以为,这又将是红牛和法拉利的二人转。
特别是法拉利,2025赛季迎来了七届世界冠军汉密尔顿,搭档“自己人”勒克莱尔,这套王炸组合,光看名字就足以让跃马的Tifosi们提前开香槟。
而红牛那边,维斯塔潘依旧是那个“赛道之神”,没人怀疑他在这里拿下杆位的可能性。
剧本,似乎早就写好了。
然而,F1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总有撕碎剧本的冲动。
Q1开始,波澜不惊。
大车队用中性胎随便刷刷就进了安全区,小车队的挣扎则显得格外真实。
威廉姆斯车队的塞恩斯,这位去年还在法拉利驾驶着红色赛车的西班牙人,如今披上威廉姆斯的战袍,每一次过弯都像是在和赛车肉搏。
他最终还是没能挤进Q2,镜头给到他时,头盔下的眼神,谁都读得懂那份不甘。
还有红牛二队,也就是现在的RB车队,法国小将哈贾尔和日本车手角田裕毅,拼尽全力也就是在淘汰区边缘徘徊。
这就是F1,残酷得明明白白。
真正的厮杀,从Q2开始。
所有人都换上了软胎,赛道温度在墨西哥城的阳光下持续走高,圈速开始狂飙。
勒克莱尔,这位摩纳哥车手,似乎天生就为排位赛而生,他的飞驰圈总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精准、流畅,第一个跑进了1分16秒大关,直接把标杆立在了那里。
他的新队友汉密尔ton紧随其后,英国人对赛车的理解无人能及,即便这是他在法拉利的第一年,他依旧能从那台红色怪兽里榨出每一毫秒。
法拉利,一二位!
Tifosi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体育场看台的顶棚。
红牛呢?维斯塔潘呢?
荷兰人的第一个飞驰圈,慢了。
慢得离谱。
无线电里,他罕见地抱怨着赛车的平衡问题,“我感觉不到后轮,它一直在滑动!”工程师在另一头急得满头大汗。
第二个飞驰圈,他依旧没能挑战法拉利的圈速。
最终,维斯塔潘仅仅以第8的成绩惊险过关,这对于一个统治了围场数年的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墨西哥城的高海拔,终究还是给了火星车一记闷棍。
悬念,被拖入了最后的Q3。12分钟,定生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法拉利那两台SF-25上。
是勒克莱尔拿下赛季又一个杆位,还是汉密尔顿用经验告诉年轻人谁才是老大?
他们俩率先出场,做出了两个极具竞争力的圈速,勒克莱尔以千分之几的微弱优势排在前面。
车队似乎已经准备庆祝包揽头排了。
但他们都忘了一个人,兰多·诺里斯。
这个赛季的迈凯伦,不再是那支只能在领奖台边缘OB(旁观)的队伍。
他们的木瓜色赛车在空气动力学上有了质的飞跃。
诺里斯,这位被英国车迷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在Q3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异常沉默。
他只在最后三分钟才从维修区里驶出,一套全新的软胎,油箱里只有刚好够跑一圈的燃料。
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博。
他冲过了起跑线,DRS开启,迈凯伦的尾翼在长达1.2公里的直道上张开到极限。
第一计时段,紫色!
他比勒克莱尔快了0.1秒!
看台上开始骚动。
第二计时段,连续的“S”弯,对赛车平衡要求极高,诺里斯的走线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车身姿态稳得可怕。
又是紫色!
优势扩大到了0.15秒!
整个围场都疯了,迈凯伦的P房里,领队扎克·布朗已经站了起来,双手抱头,一脸的不敢置信。
最后的体育场赛段,这是一个低速弯接着一个低速弯的组合,极其考验赛车的抓地力和车手的节奏。
诺里斯的赛车在路肩上跳动,轮胎冒着青烟,他几乎是在失控的边缘舞蹈。
他冲线了!
时间定格。一个新的标杆诞生了。
诺里斯,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刷新了勒克莱尔的圈速,直接把杆位死死地攥在了自己手里!
全场沸腾!
这是属于迈凯伦的橙色风暴,是属于诺里斯的封王时刻。
这个总是带着阳光般笑容的大男孩,在头盔里发出了野兽般的嘶吼。
最终,诺里斯夺得杆位。
勒克莱尔,在最后一刻被绝杀,屈居第二。
他的脸上写满了“意难平”,就差那么一点点。
而汉密尔顿,这位老道的七冠王,拿到了第三,在来到法拉利的首个赛季,能和队友并驾齐驱,并且稳定地站在前排,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
赛后,三个人站在一起合影,诺里斯站在中间,笑得像个孩子,而他身旁,是法拉利的两大王牌。
这一幕,像极了F1新旧势力的交接仪式。
明天的正赛,头排是迈凯伦与法拉利的对决,身后是虎视眈眈的另一台法拉利,以及……一头受伤的、从第8位起步的“猛兽”维斯塔潘。
墨西哥城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场高海拔之战,注定不会平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