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

说到这电动车新国标的事情,其实最近在圈里吵得挺热闹,你问问身边的人,不管你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还是老家出来摆摊的“夕阳红”,都有点说法。

有人一响“雅迪、九号又被约谈”,还以为要查出大新闻,是不是又有人爆改,悄悄把电摩开成法拉利比赛呢?

可往下看,还真不是质量门,纯粹是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意思,为了推动这2025年9月1号生效的全新国标,市场监管局这阵子铁面无私,看谁敢造次就得拍板敲山震虎。

到底咋回事?

真以为卖电动车和卖菜一样随意,随手一切一贴条码就能摆上架?

错!

这回新国标搞得比考驾照流程还复杂。

不在目录里,那基本就是“黑户口”。

关于这份新规啊,规矩不是光管生产的,也不止OEM一条龙要注意,门店、销售网点、甚至售后服务,全得看得紧紧的。

一句话,小到你那块电池,大到整个车子、票据、证明书,步步都在管控。

监管局讲的四条要求,咱一梳理,是不是有种“我咋觉得车比人都难注册户口”的感觉?

先来聊那“目录准入”。

据说抄底价的车到不了名录,别说挂牌上路,你交警那一查,直接扫地出门。

你说以前网上、门店多自由啊,货源到了一切都热火朝天,等有人来查账“补录一下”就溜之大吉。

现在不行了!

你得先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人家正规考过“驾考”拿到证,再老老实实去“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报备,完成这一步,才好卖,才好买。

谁敢偷奸耍滑搞“先卖后补”,那基本铁板钉钉要摊上事。

“小聪明”在这里,真用不上。

说是为了路上大家一碗水端平,其实还有个重要功夫,就是为了整治市场上一堆假冒伪劣、杂牌拼凑的老年代步车。

你别小看这一步,朋友圈里老王那台冒牌电驴,去年才花两千买的,三个月就大修三次——根本是个计时炸弹。

下一个,就是门店的“服务规范”。

别以为使劲打折喊促销就行,门店要明码标价、车的所有信息都得摆出,啥合格证、啥发票一样都不能少。

闹明白卖什么、赚多少钱,平台、实体店都得给你写明白,怕的就是偷梁换柱,价格上挖坑。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有驾

还得一条,销售员不仅要热情夸你买的型号好车、带劲、续航牛,还得当半个交通法规讲师,主动告诉你新国标和旧国标差哪、上牌流程是啥、旧车处理政策怎么走。

这才算够专业,不能再是糊弄买卖,售后那更别说了,售后体系健不健全,直接关系群众能不能安全开出家门。

这几天,市面上提前搞换新、以旧换新的活动就挺多,但政策究竟咋落地,还是要多看门店宣传。

最有趣的,还是“禁止改装”这一块。

十年前,论坛贴吧里的大神,谁不是拿着电动车忽悠串改键,什么加大电机、更换高压电池、解锁提速,搞得和特斯拉刷固件一样刺激?

你买辆标准车,想变大功率、变身超级赛亚人?

不行!

现在说得明明白白,“货证一致”——厂家卖什么你拿到什么,证书写啥参数、零件,就必须是一模一样。

中间不可动“魔术手”,电池、控制器啥的,一动就违规。

再碰到有门店和客户偷偷玩猫腻,巡查来一波,岂止拉清单,直接就是顶格处罚也不奇怪。

至于说那些把限速器解除、给马达强行升级的“鬼才”,以后见一个查一个。

北京的政策一动,估计过节时候外地市也会跟着“山寨”一套,遛弯那种死机裂变的电动车,基本离退市不远。

最后一个,得聊聊“非标产品”这事儿。

非标说白了,就是边角球里的捡漏货,啥叫“符合3C认证参数”,就是必须走官道,证书齐全你才能卖。

偏偏以前那种标准模糊的旧车,混进来了。

加上年底还有个时间窗:12月1日之后,库存的老标准车别说再卖,清库都得抓紧。

能不能翻身,就看店家手速,赶紧做切换。

咱们再绕个小弯讲讲行业背景。

电动两轮车这玩意,十年涨得比猪肉还快。

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城乡结合部骑的小电驴到现在满大街“高配潮牌”、颜值制霸,就连你楼下保安都能聊两句脚撑加多档变速。

有人说这就是消费升级,顺着风口往上飘。

可你看背后,还有多少灰色地带?

一边是用车需求越来越大,大家都抱怨公交挤不下,地铁又囧、要赶时间、要接娃、要送外卖;

另一边,猫腻事越来越多,贴牌车、拼装车、小作坊、深夜刷机。

不少人揣着“捡便宜”的心,最后折腾到马路上,小毛病不断,安全谁负责?

不是所有人都指望店家“一条龙服务”,但只要新国标一推行,至少大势所趋,甭管你认不认,规则定了都得玩。

做个打比方,这新规有点像是“朋友圈刷屏”的那种集体出现。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新国标大军压境”,别想瞒天过海,自成一派。

对于企业说,是鞭子也是机会。

管理局约谈的这些品牌,可都不是路边摊,基本就是整个赛道头部选手。

但说句老实话,不是头部就代表干净利落,市场那点子猫腻,没人敢说百分百没有。

规则敲定,谁敢顶风而上,真当查不出来?

想落地新标准,厂家的管理流程、到终端的售后,两头都不能掉链子。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有驾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有驾

你想指望市场自己净化?

放在电动车这领域,八成是想太美。

消费者拿什么“自证”安全?

你说前阵子新闻不就出了嘛,某平台买到的电动车,刚上路就冒烟,卖家还死皮赖脸推说是用户“操作不当”,啧啧,责任踢皮球那一套,这次大概率要说拜拜了。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有驾

当然,说到底,这新规一出,市场没那么容易一夜大洗牌。

许多老人固执要买超标老款,毕竟便宜;有些门店也清库存不死心,想着钻点空子混混。

但管严了,总有个时间来到,谁都得接受新游戏规则。

买车、卖车、骑车,大家都在牌桌上,别想着谁能赢到最后,规则面前都是分分秒秒的诚实考试。

严格说,这种行业清理多少有点阵痛。

生产方得重新梳理工艺,门店进货周期、售后成本也高,老百姓只能跟着潮水走。

等到市场彻底升级后,好处还是归了用户。

至少明码标价,进什么户,配什么电池,买的就得放心骑,别怕骑着骑着成马路炸弹。

网友评论是个啥阵势?

“能不能别每年出新政,去年刚买的车怎么算?”

也有调侃,“以后没上目录的,跟没户口的一样,得偷偷摸摸见不得人。”

有的说:“只要不瞎涨价、新规别又成了割韭菜工具,大家都能买得起,能上牌能用,法律就该挺严。” 看来群众心理啊,还真是一步一步都跟政策赛跑。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门店清库存,改装严查-有驾

聊回来,这些新国标来自于什么?

说直白点儿,就是防止恶性竞争、伪劣横行,把市场往更健康的方向拽。

可你让老百姓适应新规,不是一夜的事。

政策出台,执法、公示、宣传、社群教育得一步步跟,不能说千刀万剐一下子全砍成碎片,那家家诉苦厂厂哭喊,才是真的要闹大了。

总价回头看,新国标全面实施,对厂商、经销商、用户都是大考。

严格目录认证,落实门店标准,禁改装、非标一刀切,行业规则摆上桌,谁也甭想蒙混出门。

但新一轮洗牌里头,受益的到底是谁,还得看未来市场怎么走。

买车的你怎么看?

愿意看政策推进还是只想图便宜捡漏?

欢迎下方留言区,咱一起来聊聊,电动车新国标,在你家乡落地够不够得劲儿?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