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的一条新闻,让我这位数码老炮儿也忍不住放下新款的折叠屏手机,认真思考起来——大众集团的全球舵手,CEO奥博穆,在谈论它在中国的头号劲敌比亚迪时,竟然用了“正向作用”、“可敬对手”这样的词儿。这感觉,就像看到游戏里的顶级BOSS不仅不记仇,反而给对手点赞,说“打得好,逼我升级了装备”!这种巨头之间的互动,透露出一种远超单纯商战的气度,而其背后的逻辑,恰恰是我们这些热爱科技的消费者最该关心的:良性的竞争,最终会把行业推向何方?
奥博穆在回应“比亚迪是否是大众在中国最大对手”的问题时,展现的格局让人印象深刻。他没有囿于“你死我活”的狭隘竞争观,而是跳出来,把比亚迪和大众放在了更高的维度看待——他们都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员”。无论是传统的机械功底、当下火热的软件定义汽车,还是决定未来的电池技术,比亚迪的存在,在奥博穆眼中绝非威胁,反而成了宝贵的“镜子”和强劲的“东风”。这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大众自身需要提升的方向;这股东风,则强劲地推动着大众这艘巨轮加速前进,必须“做得更好”。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强者的自信和对行业规律的深刻洞察。
咱们数码圈常说“跑分没赢过,体验没输过”,但真正驱动厂商不断打磨体验、提升性能的,往往是隔壁展台那台参数亮眼的新机。汽车行业也一样。奥博穆非常坦诚地指出,来自比亚迪等优秀对手的竞争压力,绝非沉重的负担,而是珍贵的“燃料”。他笃信,这种压力最终会成为“突破边界的技术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想想看,当巨头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必须不断投入研发,突破电池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优化智能驾驶算法、打磨车机互联体验……这场由顶尖玩家共同参与的技术军备竞赛,最终的胜利果实会落到谁的口袋里?答案不言而喻:永远是咱们消费者!我们能买到续航更长、更智能、体验更出色的汽车产品,正是这种良性竞争带来的最直接红利。就像手机圈年年迭代的处理器和新功能,背后都少不了友商们互相“较劲”的功劳。
对于当下堪称全球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中国汽车市场,奥博穆的表现不是畏惧退缩,而是充满了敬意。他高度认可这种“充满活力的竞争格局”,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良性竞争,才能推动整个行业滚滚向前”。他甚至巧妙地用自己作为运动员的经历打了个比方:“运动场上,优秀的对手会逼出更卓越的你。” 这个类比实在太贴切了!顶级运动员之间的巅峰对决,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世界纪录。同样,顶级车企在技术、产品、服务上的高质量角逐,也必然推动整个汽车工业水平跃升。
强者眼中的世界果然不同。在奥博穆和大众展现的格局中,真正的对手早已超越了“威胁”的层面,变成了“自我超越的支点”。这是一种拥抱竞争、敬畏对手的成熟心态,更是一种商业智慧。当大众这样的国际巨头能够放下身段,以开放和尊重的态度看待像比亚迪这样崛起的中国品牌,甚至视其为共同开拓“技术新疆界”路上的同行者时,这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质变。它不再是单向的追赶或压制,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良性竞速。巨头拥有深厚的积累和全球化视野,本土新锐则具备敏捷的创新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两者的碰撞与交融,无疑将释放出巨大的协同创新能量。
展望未来,汽车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集成了机械、电池、芯片、AI、互联网等多种尖端技术的“移动智能终端”。它的进化,比我们手中的数码产品更为复杂和宏大。大众CEO奥博穆对比亚迪的这番评价,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家企业的成功固然重要,但一个健康、开放、尊重对手、追求共同进步的行业生态,才能真正驱动整个产业“奔向更高、更远的未来”。作为消费者和科技爱好者,我们乐见这样的格局。毕竟,当巨头们放下身段,互相致敬又互相鞭策,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能开上更好车、享受到更酷科技的人。这场由中国市场引领、全球巨头积极参与的良性竞速,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