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挥刀自宫 丐中丐版能否杀出重围?
马斯克再次出手。
这次不是火箭。
而是向自己开刀。
特斯拉推出了史上最便宜的车型。
标准版Model Y和Model 3。
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市值一日蒸发4600亿。
这艘电动巨轮正在调转航向。
驶向未知水域。
01 减法艺术,极简还是极省?
能减的都减了。
这是特斯拉的诚意?还是无奈?
标准版Model Y售价3.999万美元(约28.5万人民币)。
比之前便宜5000美元。
Model 3标准版3.699万美元(约26.4万人民币)。
成为品牌最便宜车型。
但代价是什么?
看配置。
方向盘手动调节。
后视镜手动折叠。
前排座椅加热?还有。
通风?没了。
全景天幕?变成金属车顶。
后排屏幕?彻底消失。
音响从16个砍到7个。
Autopilot自动转向?移除。
仅保留交通感知巡航。
续航从357英里降至321英里(约516公里)。
百公里加速6.8秒。
就这?
网友直接送上“丐中丐”称号。
但有意思的是。
有些“减配”反而可能是“增配”。
比如那块被吐槽多年的全景玻璃天幕。
夏天变烤箱。
不少车主自费加装遮阳帘。
如今标准版回归传统金属车顶+内衬隔音材料。
隔热更好。
还可能更安静。
这波是反向升级?
02 股价过山车,市场用脚投票
消息发布后。
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
跌幅4.45%。
市值瞬间蒸发650亿美元(约4630亿人民币)。
相当于半个比亚迪没了。
但第二天。
股价又反弹1.29%。
市场情绪复杂。
分歧明显。
华尔街的担忧很实际。
3.5万美元定价区间略显尴尬。
可能分流自家高价车型销量。
又难以触及真正低价市场。
在这个价位。
丰田、本田、福特等传统强者虎视眈眈。
何况还有一众中国品牌。
03 中国战场,生死未卜
特斯拉在中国。
已显疲态。
乘联会数据显示。
8月销量约5.7万辆。
同比下滑近10%。
前8个月累计销量36.1万辆。
同比下降6.9%。
市场份额从6.5%缩水至4.8%。
形势严峻。
若标准版引入中国。
预计Model Y有望下探至23.5万元。
Model 3可能进入20万元区间。
但这个价位。
已是血海。
Model 3将直面小米SU7标准版、小鹏新P7。
Model Y则需对抗乐道L60、极氪7X、小鹏G7。
这些对手。
哪个不是配置拉满?
冰箱彩电大沙发?
只是基础操作。
智驾水平紧追不舍。
特斯拉的品牌光环。
还能照耀多久?
04 马斯克的阳谋与野心
降价减配背后。
是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要求未来十年再卖1200万辆车。
特斯拉过去近二十年累计交付约800万辆。
任务艰巨。
必须走量。
更深层意图。
是将更多客户纳入特斯拉生态。
哪怕车是“丐版”。
但FSD(完全自动驾驶)仍可付费选装。
8000美元一次买断。
或每月99美元订阅。
硬件HW4.0依旧标配。
特斯拉在赌。
用户会为未来的智驾能力买单。
哪怕现在体验打了折扣。
05 消费者会买单吗?
答案可能两极分化。
要面子的。
可能觉得开辆“丐版”特斯拉有点掉价。
要里子的。
或许认为20万买特斯拉logo挺值。
核心三电技术还在。
安全性能未妥协。
516公里续航日常够用。
6.8秒加速不算慢。
但问题在于。
当前中国市场消费者已被宠坏。
同价位国产车配置豪华。
特斯拉却反向操作。
极简成了“极省”。
是坚守品牌调性?
还是被迫成本妥协?
需要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
06 写在最后
特斯拉的这步棋。
看似退让。
实为进攻。
以牺牲部分配置为代价。
换价格下探。
试图攻入更大众市场。
但风险并存。
可能伤及品牌形象。
也可能未能提振销量。
在激烈竞争中。
尤其是中国市场。
特斯拉光环正在减弱。
未来如何?
取决于特斯拉能否在成本和体验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以及能否持续拿出真正创新的技术。
您会考虑一台“丐中丐”版特斯拉吗?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