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比加油站少?欧美电动车大撤退,中国却把充电站建到欧洲家门口

奥迪电动车只占销量的9.7%,燃油车扛着65%的利润;大众电动车业务一年亏掉21亿欧元。 这些数字背后,欧美车企集体反悔了,奔驰推迟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奥迪宣布重启燃油发动机研发,美国砍掉电动车补贴。 五年前还高喊“禁燃”口号的车企巨头,如今集体踩下电动化刹车。

充电桩比加油站少?欧美电动车大撤退,中国却把充电站建到欧洲家门口-有驾

欧美车企的“撤退”像战术装死

德国电价涨到0.35欧元一度,油价卡在1.5美元一升,老百姓算笔账:开电车比油车还贵。 扎心的是基础设施,美国七成充电桩挤在加州,德国车主平均开15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快充桩。 这种条件下卖电动车,像在沙漠里推销雨伞。

产业链的短板让欧美头疼

电池靠宁德时代,电机电控专利被中国包圆,连稀土原料都得看东方脸色。 奔驰一边喊着“重回燃油车”,一边偷偷加大与中国电池厂的合作。 打不过就加入,成了最务实的生存法则。

中国车企的应对直接:加速出海。 比亚迪在泰国工厂刚投产,又砸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年产15万辆的基地;哪吒汽车把经销店开到巴西圣保罗,广汽埃安以泰国为跳板杀入东盟九国。 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暴涨87%,63.6万辆国产电车涌向全球。

充电桩比加油站少?欧美电动车大撤退,中国却把充电站建到欧洲家门口-有驾

他们不只卖车,卖整套生态。 奇瑞在东南亚销量涨40%,靠的是配套充电网络和本地化服务;宇通客车在欧洲卖电动大巴时,连技术标准和生产线一起输出。 泰国电动车渗透率三年从1%飙到13%,其中90%是中国品牌的功劳。

国内市场反而成了练兵场

比亚迪把插混车价格打到7.98万,比欧洲同级燃油车还便宜;华为系尚界H5低价入局,直接动摇传统油车基本盘。 狠的是基建,中石化计划再建十万座超充站,蔚来三年砸出3000座换电站。 当欧美为充电桩空置率发愁时,中国已经玩起“车-桩-网”智能联动。

技术卡位战同步升级

宁德时代电池包利用率冲到72%,上汽智己L6的固态电池储能能力碾压同行。 自动驾驶领域更卷,中国企业算法迭代速度比外国快三成,L4级路测已在北上广展开。 老外车企甚至开始研究中文,因为发现前沿技术资料全是中文写的。

充电桩比加油站少?欧美电动车大撤退,中国却把充电站建到欧洲家门口-有驾

贸易壁垒挡不住性价比铁拳

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结果吉利在比利时卖到脱销;美国放风要设限,比亚迪转头就在巴西建起三座工厂综合体。 戏剧性的是荷兰代表团,考察完宁德时代,回去就默默签了订单。

中国车企甚至开始“技术反哺”

大众找小鹏合作开发电动车平台,Stellantis集团买下零跑20%股权。 德国交通转型智库专家说得直白:“过去四十年我们教会中国造车,现在该他们教我们电动化了”。

真正的战场在标准制定桌

中欧美争夺车路协同标准话语权,欧盟强推电池碳足迹认证,要求披露全供应链数据。 中国企业连夜提升ESG治理,小鹏、理想拿下MSCI最高评级,比亚迪成立碳排放管控委员会。 每辆车多付20美元专利费? 就当交个学费。

充电桩比加油站少?欧美电动车大撤退,中国却把充电站建到欧洲家门口-有驾

油车退场不会戛然而止

奔驰计划再产十年燃油车,丰田押注混动过渡。 趋势像涨潮般不可逆: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破50%,欧洲电动车销量出现25%的暴跌。 当德国工程师开始学习中文技术文档,产业天平早已倾斜。

欧美这波操作到底是真撤退还是假躺平?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