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爆单,李想豪言九月交付破万,首批车主本周提车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

说的是理想汽车新出了一款叫理想i8的纯电SUV,这车刚上市,按理说正是该大力宣传、卖力吆喝的时候,结果人家CEO李想反手就来了一波让人看不懂的操作。

他直接把自己刚发布的产品线给砍了,还给所有已经交了钱的准车主,每人便宜了一万块。

理想i8爆单,李想豪言九月交付破万,首批车主本周提车-有驾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的公司,估计早就闹翻天了,新车主还没提车就降价,这不就是明晃晃的“背刺”嘛。

但奇怪的是,理想这么一搞,非但没引起什么风波,反而让这台新车的订单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甚至喊出了要在一个月内交付一万台的目标,准备和这个价位的霸主特斯拉Model Y掰掰手腕。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怪事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

事情还得从理想i8刚发布时说起。

跟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汽车品牌一样,理想i8一开始也分了好几个版本,叫什么Pro、Max、Ultra,说白了就是低配、中配和高配。

价格不一样,车上的配置自然也不同,你想多要点好东西,比如车载冰箱、能让人躺平的零重力座椅、更舒服的双腔空气悬架,那就得多掏钱买更贵的版本。

这种卖法大家也都习惯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丰俭由人嘛。

可问题就出在,车子发布后,理想自己的后台订单数据把他们给惊着了。

他们发现,来订车的客户里,有将近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根本就没考虑最便宜的那个版本,大家一上来就直奔中高配去了。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菜单上有十块的素菜,也有八十块的硬菜,结果几乎所有客人都点了硬菜。

同时,在理想的车主论坛和各种社交媒体上,很多准车主也在讨论,说这选来选去的太费劲了,都花了三十多万买车了,也不差那一个冰箱钱,能不能干脆点,直接给配上。

消费者的心思已经摆在明面上了:我们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做这么复杂的选择题。

我们想要的,是一台配置齐全、一步到位的车。

理想i8爆单,李想豪言九月交付破万,首批车主本周提车-有驾

理想汽车这次反应非常快,李想自己也承认,他们是陷入了之前卖理想L8那款车的思维定式里,以为消费者还喜欢那种“自由搭配”的感觉,结果是用户用真金白银的订单给他们上了一课。

于是,就有了开头咱们说的那一幕。

在i8上市仅仅七天之后,理想做出了一个让整个行业都感到惊讶的决定:取消所有复杂的产品版本,全系只卖一个配置!

而且,把之前大家最眼馋、得加钱或者买顶配才有的车载冰箱、零重力座椅、双腔空气悬架,全都变成了标准配置,不用再额外花钱。

更关键的是,在配置大升级之后,最终的定价,反而在原来高配的基础上,又降了一万块钱。

这一下,那些最早下订单的准车主可就乐开了花。

本来以为自己是第一批“小白鼠”,结果成了第一批“幸运儿”。

有个北京的车主就在网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本来订的是34.98万元的Max版,正等着提车,结果理想一个电话打过来说,现在您这台车配置给您免费升级了,价格还变成了33.98万元,等于直接省了一万块,另外还白送了一套价值不菲的铂金音响。

这种不光不割老车主的“韭菜”,反而给老车主发福利的操作,一下子就赢得了满堂彩,口碑瞬间就起来了。

当然,光是嘴上说得好听还不行,你得有这个实力去实现它。

在短短七天之内完成这么大的调整,背后考验的是一家公司的硬实力。

你想想,这背后需要做什么?

首先,决策要快,他们在72小时之内就根据那海量的用户数据,做出了砍掉版本、统一配置的决定。

然后,执行要狠,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他们要立刻通知协调成百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告诉他们生产计划全变了,原来给低配的零件不要了,原来高配的零件现在要加倍生产。

这就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指挥突然换了曲谱,所有乐手都必须在几秒钟内跟上新的节奏,难度可想而知。

理想i8爆单,李想豪言九月交付破万,首批车主本周提车-有驾

这展现出来的,正是我们国家现在制造业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

最后,落地要稳,在24小时内,全国几百家门店的价格、宣传材料全部更新到位,销售人员也要立刻学习新的销售政策,同时还要一个不漏地通知到所有老用户,把补偿方案解释清楚。

这一整套动作下来,快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结果就是,很多车主的提车时间都大大提前了,从原来预计的要等一两个月,缩短到了一到三周就能提车。

这背后,是理想在常州的工厂开足了马力,整个供应链都在全力配合。

李想放出豪言,说九月份要争取交付一万台理想i8,如果真能做到,那它将成为第一款在30到40万这个价位,月销量能破万的国产纯电SUV,直接挑战特斯拉Model Y在这个领域的统治地位。

说回到车本身,理想i8的外观设计其实一开始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觉得它长得有点“丑萌”,不够犀利。

但后来的销售数据却很有意思,卖得最好的颜色,是最大众化的白色,最受欢迎的内饰,是看起来很温馨的灰棕色。

这说明,买这台车的家庭用户,他们追求的根本就不是那种看起来很凶悍、很有攻击性的跑车范儿,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亲切、可靠、没有距离感的感觉。

而这台车的内在,也确实是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

首先是空间,五米一的车长,让它内部空间大得像个MPV,第三排不再是只能坐小孩或者宠物的“小板凳”,而是能让成年人舒服乘坐,而且所有座椅都能放平,形成一张大床,出去自驾游的时候,它既是交通工具,也是一个移动的家。

其次是智能化,它的车载系统能听懂我们平时说话的自然语言,你不用再像念咒语一样说“请把空调调到24度”,你直接说“我有点热”,它就能自动帮你调整好,这种体验就像车里坐了个贴心的副驾驶。

最后,它解决了纯电车最大的痛点——续航和充电焦虑。

720公里的续航里程,基本上去哪儿都够用了,再加上那个叫5C的超充技术,据说充电速度非常快,停下来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充进去好几百公里的续航。

总的来看,理想i8这次能火起来,绝不是偶然。

它用一场看似冒险的变革,告诉了整个市场一个朴素的道理: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大家手握几十万的预算,想要的不是商家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而是一份“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的诚意和省心。

就像一位车主留言说的那样:“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带着全家人出去玩一趟!”这或许才是这台车能够打动那么多人的,最根本的原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