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二手车市浮世绘 三千定金背后的诚信困局
那台白色马六的尾灯消失在街角时,我手机弹出定金到账通知。客户说半小时后带手续到店,语气诚恳得像老友。一小时后的变卦短信,把交易变成了人性试炼场。
他编造的理由很拙劣。媳妇反对?可通话记录显示他同时联系着三家车商。真正原因是有人多出五百块——在他收下我的定金之后。三千元在二手车市场买不到承诺,只能买到一课。
做二手车十二年,见过太多临时加价的卖主。但这次不同。定金契约在蝇头小利前不堪一击,成了行业缩影。
理解他想多卖五百的心态。两三万的车,五百块能加满两箱油。但生意不该这样。我给他留了整天时间比价,评估师仔细验车,谈好两万七的价格——所有这些诚意,敌不过另一个买家电话里的随口加价。
更讽刺的是,他也是生意人。做装修的,门店就在城东。若有人订了装修又找到更便宜的,他会退定金撕毁合同吗?应该不会。但转到二手车这行,规则就变了。
二手车商成了原罪代名词。网上任何纠纷,板子总是先打向我们。客户违约是情有可原,我们违约就是奸商套路。这种偏见让诚信经营者举步维艰。
想起律师分析过的婚庆案例。宝马头车换奔驰,客户拒绝变更就能拿回双倍定金。而在二手车市场,定金约束力薄如蝉翼。不是法律不同,是执行力度天差地别。
现在教客户识别车辆年份:看VIN码第十位,看玻璃生产日期,看年检标志。却没人教他们,诚信比车况更难鉴定。
那台马六最终去了哪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每个卖家都为五百块违约,当每个买家都怀疑车商有诈,这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样?我们都在抱怨生意难做,却很少意识到——不是市场变了,是游戏规则被一点点腐蚀。
或许下次收车时,该在合同上加一句:若遇更高出价,请坦诚告知。至少,让违约也违得有点尊严。
毕竟,生意场上,诚信才是最长久的底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