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

最近一两年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整个市场涌现出很多现象级的产品,比如均价55万,月销量还能连续过1.5万辆的问界M9、上市18小时,大定数量就超过24万辆的小米YU7等等。总而言之,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里,奇迹似乎每天都在发生,而这也让很多厂商和用户有了一些错觉!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现在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厂商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产品之后,在上市发布会结束后的几个小时里,就会公布一个“小订多万”或者“大订过万”的“喜报”,以彰显这款全新车型上市之后,在市场层面备受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购买热情高涨!但问题是,这些“小订过万”或者“大订多万”的数据,其中很可能都“掺水”了!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日前,国内著名汽车博主吴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现在很多广告公司策划“小订过万”,在发布会前几个月就策划好了,一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是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隔不了几个月就交付了,几个月之后进入平销期(平稳销售期),都藏不住的!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吴老师这段话表明的观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说,很多车型上市之后发布的“喜报”,并不是根据订单数量“临时”做的,而是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物料和话术,只要新车一上市,哪怕两个小时订单只有个位数,那也得说“小订过万”……

实际上,策划这种订单数量造假的事情,在最近一两年时间里,在国内的汽车行业中,算得上是公开的秘密了,作为行业从业者,不管是媒体,还是车企的人员,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可能只有很多消费者身处其中,成为车企“PLAY”中的一环,而且还是无关紧要的一环。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吴老师提到的两个方面的原因,正是订单数据造假的原因。一个就是营造爆款,大家都知道,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买车都有趋同性,大家都买的车,整体应该差不了吧?所以很多小伙伴在买车的时候,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参考销量,但是很多新能源汽车是刚刚上市,没有什么参考性,而且的确有些车型上市之后,订单一下子就排出去好几个月。所以很多小伙伴看到订单数量可观,那我也跟着下定的,殊不知,这就是人家订单造假的核心目标—让消费者“入局”。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另一个目的,自然就是哄Leader们开心了,对于广告公司来说,策划一场发布会活动,包括之前的预热和之后的扫尾,都是成体系的,如果一场发布会结束后,订单数量很一般,讨论热情也一般,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活动没办好?但是如果发布会结束,订单数量好看,网上有很多讨论的声音,那么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可能KPI的完成度就咔咔往上涨,但有些时候,订单数量是早早编出来的,网上的热度也是雇水军推上去的……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可能很多小伙伴就说了,这么明目张胆的造假,就不怕被流量反噬吗?这就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另一个现状了,现在新能源汽车新车上市的数量太多了,基本上平均每天都有新车上市,其中还有一些关注度非常高的车型。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在发这种订单“喜报”,那些造假的,很快就被“信息大潮”淹没,大家根本就不会管订单造假那回事,吃个瓜,较那个真干啥,只是那些“躬身入局”的车主,到提车的时候才发现,别人玩得皆大欢喜,就自己当真了。

为骗用户“入局”、让领导高兴,某车企订单数据造假被曝光!-有驾

实际上,这种事情在过去也发生了,几年前,某国产新能源新车上市,宣称上市72小时订单破6万辆,结果这款车上市一年之后,销量也没有突破6万辆,在被戳破谎言后,就在网上到处删稿了……所以很多准备买车的小伙伴们,新车上市,对于“小订”、“大订”数据这些东西,还是谨慎参考吧,如果不急,看看平稳销售后,销量怎么样,再决定买不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