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理想L9车型具体参数曝光,虽然我相信前面公布的配置,但提到价格居然比第三代蔚来ES8还便宜,这让我觉得真实性有待商榷。
咱们得明白一件事,价格这个东西,除了厂家内部少数几个高管清楚,其他人是完全不知道的。每次一公布新车价格,媒体、车迷、整车销售都开始猜测,实际上最后的定价几乎是在最后一刻才会全部敲定。你说,除了厂家人员,谁会提前告诉外界?说实话,我觉得很多消息都是提前泄露一部分,然后拼凑出来的。
我翻开笔记,查了下去年理想官方透露的范围,媒体猜测的价格区间大概在37-45万。可是现在传出来的这个低于第三代蔚来ES8的价格,真让我有点火大。蔚来在高端市场已拼出个局面,价格压得还挺死,尤其是第三代ES8的市场价在45万左右。如果理想L9真能做到比这还低,那我真得说靠,真的假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这牵扯到成本问题。车里的电池是磷酸还是三元?用的宁德还是其他厂?这决定了成本的大头。之前我也跟朋友聊过,他的说法想都别想,宁德的三元电池成本明显高出不少。我想,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端车的价格才能拉得这么高的原因。反观理想L9,能做得比蔚来还便宜,除了传闻说的成本控制得不错之外,真的是不太现实。
理想的供应链心水不稳。就像买房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供应商会变,然后成本会飙升。某车企的工程师笑笑说:你们知道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面提到用料其实很普通,续航能到的水平也不算出众,但就是觉得要便宜点、拼拼低价。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理想在这个价格线面临很大挑战——说白了,要是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用料、续航、体验上全都下功夫,否则就只是个包装工厂。
你们觉得,一款车除了配置、价格外,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一直觉得,使用感受和心理价位,也很关键。很多人看完配置,第一反应就是:哎呀,怎么还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理想L9如果要坚持在这个价位赚钱,续航、用料和驾驶体验的优化才是硬指标。
说到用料,理想自家车上的一些细节我还记得,那次我路过某4S店,听到销售跟客户说:这车用的都是进口材料,座椅用的是真皮。其实我心里在想,不一定,可能是国产皮革,或者看起来像皮的材料。这段小插曲让我更不能完全相信顶级用料。毕竟,成本控制才是王道。
对了,我还注意到一些新车配置,可能会下放到L6,比如底盘、舒适电池。这样的话,未来理想的车会变得更普及、普通,用料上的差别会逐渐缩小。你说,这样的策略合理吗?我自己觉得,是不是太平均化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理想还得面对很多竞争对手,比如智己LS9、新小米的YU9、零跑D19,甚至还有已经上市的中大型SUV。去年我试过几款中的零跑D19,感觉用料、悬架、空间都还能接受,但价格远远高于预期。理想要想继续保持高溢价,得有点硬货。现在市场上半价理想、问界,已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如果不赶紧推换代车,迟早被挤出局。
你们怎么想?我真纳闷地点:会不会未来的理想还会把房子用铝合金?上次有人说他们会用铝合金替代铸铁,然后把喷漆颜色伪装成高端样子。整个操作让我觉得:算了吧,这套路我懂。纯属猜测,没真细想过具体实施细节——但无非就是想让整车看起来更豪华。
说到装备,现款L9的座椅、底盘、配置都算是基本水准。听说新的架构会把这个普通带到L6,会不会太走马观花?我其实觉得理想一直在做表面功夫,真正用料和底盘调教差点意思。开过几次车,感觉悬架确实落后了点,尤其是在山路或者复杂路况下,震感明显多了。这个问题差不多是所有理想车主的共识:要么硬,要么很软,调性不统一。你们车主呢?怎么评价?
好了,感觉写了不少,背后的核心还挺简单——理想在这个价位已经挺折腾的,要么就拼价格战,要么在用料和体验上打龙。但我觉得,前者只是诱饵,后者才是真硬货。
你们觉得接下来,理想会怎么调整策略?例如,真的会放弃高端路线,变成中端牌?还是会继续冲刺高端?我个人觉得市场太激烈,想保持自己特色,可能得更换个角度去思考——那就看未来的调价和新品了。(你们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