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

昨天路上堵车,我旁边停着个老头乐,车里坐着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聊着天显得挺开心。刚好跟那个卖电动车的小刘聊天,他说:你别看老头乐便宜,可这玩意儿背后问题大着呢,开发成本也不低,差不多得个三四万元了,安全保障完全没法儿跟正规车比。

我在车展上近距离对比过,一汽大众探岳的车长是4580毫米,老头乐车型某款也差不多4500毫米左右,没少花空间。这事你仔细想想,高度和宽度接近,意味着在限速30公里左右的城市道路上,老头乐跟探岳争路就是没法轻松让开的。但老头乐的最高时速只有40公里,官方说法是这样(估算),但其实在堵点加速冲刺也能超过50公里了,碰上紧急避让,这差距还挺让人揪心的。

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有驾

前几天我同事小张给我发消息,说他家楼下刚碰到一起老头乐侧翻事故,幸好只是轻伤。小张还吐槽:这车都没啥吸能区,撞上了谁担待?这段我得多说几句。供应链里,老头乐这类车的关键部件来源大多数是通用的电动车配件,没有经过那么复杂的碰撞测试,不像一汽的整车研发那样体系化。把这比成盖房子,一汽大众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和专业设计,老头乐厂商是砌块砖,成本省,但抗击打能力差不少。

老头乐的生产成本和售价之间空间挤压不小,我去年算过,制造一辆像样的老头乐成本至少1.8万,售价也就是两三万元,利润不算太厚;但销售量大,入门门槛低,让不少厂商乐于持续生产。可这样的逻辑很奇怪,个人到底凭啥不用驾照能上路,法律上这明摆着是灰色地带。销售和监管两头割裂,看着不顺眼。

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2019年老头乐在浙江某地的市场占比不到5%,现在2024年估计增到15%-20%了(这数字来源于买车和改装商户的非公开交流,样本少)。这增长速度真快,你觉得这跟咱们城市老龄化快有关吗?还有就是这车大多买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不少亲戚家长辈开着臭老头车逛市场,真心不敢和正规车跑高速,哪怕有时会想糟心,咋不让你们这些车装个安全气囊呢。

我之前一口咬定老头乐技术层面没啥改良潜力,但回头一看,它们在电池续航和智能化配置上确实跟上了点潮流,能用APP控制、定位、防盗,甚至布置了倒车雷达,至少从便民角度说这步是进步。但代价是车身重量不增加太多,造车厂像做了轻量级羽毛球拍,一撞就散架,自行车骑手都得嘀咕:这车骑着安全么?你们怎么想?

说起这我又扯远。前天碰见修理厂老板老李,他直言:老头乐在咱们这修车活少,换电池容易,电机角落里藏着点小毛病,动辄就得大修,车主花的钱多,心里那个怨气可大了。大意是说,便宜没好货,这玩意后期维护和安全漏洞不可忽视。

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有驾

我偷懒没查官方保险数据,但大胆粗算,假设一辆老头乐保这个车一年保险成本3000元,正规紧凑型SUV至少10000元,这差距得让人疑虑厂商为啥乐意做这种小灾难制造机。你估摸着这还会不会影响二手车残值?对比同价位比如长安CS55,后者残值保守估算3年还剩6折价,老头乐只能3-4折算算。

还有个小细节,上周和朋友王哥逛团购,他家买的那辆老头乐标配了2个USB接口,连手机充电都方便。但说实话,我倒是纳闷,为啥不标配安全气囊,起码真碰个刮蹭有点保护?这让小年轻朋友觉得很不靠谱。他说:这玩意就是图个方便,别指望多高级。听着挺对,但也体现出车辆设计思想的底层矛盾。

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有驾

突然想问你们,老头乐到底算不算城市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救星?还是一种隐形的安全隐患?你有没有看过马路上那些开着老头乐的老人,他们到底怎么想的?(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我想起跟销售小陈的对话,他很直接:车卖得好不代表用得好,老头乐卖的是方便和便宜,政策和监管才是关键。这话我反复琢磨。对,他说的没错。市场需求和监管缺口交织,导致这个现象集聚了。

老头乐真得管一管了,市面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多,尺寸和正规机动车相当却无证上路,安全隐患极大-有驾

你说,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管?设立更严的技术门槛?还是推行专门的老年驾驶培训?还是压根抛弃这种车型,让高品质版占领?还是……先放这儿,咱们下回接着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