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车用五年后电池健康度还能剩多少?维修师傅说关键看你怎么开
关于增程车的电池寿命这事儿,前阵子在我们小区地下车库又听见邻居老王跟修理厂的李师傅唠叨。老王那辆理想ONE已经快四年了,问起电池掉得厉害不,李师傅就来一句:“只要不是天天把它榨干,再猛充,撑个七八年都没啥问题。”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还真不是谁拍胸脯能保证。
其实不少人买增程,就是图个“心里踏实”,觉得油和电双保险。可我身边几个朋友,包括隔壁楼那个小杨,他家孩子上学天天接送,两万公里一年愣是一次油都没加过,全靠插头喂饱。这么搞法,那块本来容量就不大的动力电池,还真比纯电车受罪多了点。
去年有群友自测,说他2020款理想ONE开到10万公里出头,用诊断仪查出来健康度才75%,顿时有点慌。他还拿特斯拉Model 3做对比——那台纯电跑了11万多公里还能剩下89%。一时间微信群里吵成一锅粥,有人怪自己贪快充,有人吐槽家里没地装慢充桩,只能凑合着外面蹭高压桩,“这玩意儿烧得太狠”——李师傅也插嘴:“快充是药,也是毒。”
其实仔细琢磨吧,这些掉健康度的毛病,不全赖循环次数。主要还是很多增程用户喜欢把续航榨到底再补,一次次满放满充,就像手机天天耗光才去冲,那肯定顶不住。有位技师顺嘴提过:纯电车型因为大容量,很少有人真敢让它跑到趴窝,大多数都是半路补一下,也不会经常冲到100%。“这样养着,比你猛操省心。”
还有冷门配置那档子事。我去年试驾某品牌新出的增程SUV,它带一个智能预热系统,据销售吹牛说可以减少低温下锂离子的损耗。但实际体验下来,在北方冬天还是会明显掉续航。东北群友抱怨:“零下十几度,每天早晚两班倒,上班路上能掉百分之三四。”不过南方城市像广州、深圳这种气候,对衰减影响就小很多。
讲回用车习惯,我认识一个修理厂的小哥,他给客户建议:别等灯亮才去找桩,也别一天三回往死里冲。“20%~90%之间最稳当。”他自己开的旧款魏牌PHEV,到现在五年多还能剩85%的健康度,但他说平时就是慢悠悠地养,从不用高压快充,“懒是福”。
顺便聊聊二手市场。有朋友打算换新,把2019年的老款混动挂出去卖,被收车佬挑毛病:“你这原装动力包检测不到80%,只能按低价收。”后来听说市面上流通的二手新能源,如果检测报告显示低于70%,基本没人敢接盘,都怕哪天直接趴窝。所以那些动辄号称“十年无忧”的宣传,其实也是营销话术罢了。
至于维修环节,我前阵子陪同事去做保养,她问技师怎么判断是不是该换动力包。技师笑道:“除非真的跳故障码,不然厂家一般不给免费换;自费的话,小几万块砸进去值不值,你自己掂量吧!”据她描述,有些品牌售后还会推‘官方延保’,但条款藏得深,看懂都费劲。
最后扯一句,我们楼底微信群每月都有新进场的新手问这个问题:到底买增程还是纯电?老司机总爱抛出一句话,“家有慢充才能选,否则日常糟心”。也确实如此,没有条件配套,再好的技术也抗不过瞎折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文中对话、微信群讨论及个人经验转述等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