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本田那个摩托车6年不限里程保修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本田牛逼,而是本田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开始不务正业,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了。
这事儿特简单,就是本田说,以后我家的中大排摩托,保修给你拉满到6年,公里数你随便跑,跑到月球都算我的。唯一的条件,就是你得乖乖回我的店里保养,当个好宝宝。结果一堆网友就炸了,说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保养费里早就把维修的钱算进去了。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经济学原理玩得比谁都明白。但问题是,这压根就不是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玄学题。
你得理解,当下的市场竞争,早就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黑暗森林里互扔二向箔。你以为大家还在比谁的蛋糕做得好吃?错了,现在最牛逼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本田这次搞的这个所谓的“6年保修”,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服务条款,它是一个掀桌子的信号。一个穿着西装的日本人,先给你鞠个躬,然后微笑着把桌子给你掀了,餐具碎一地,还问你“阁下,满意吗?”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来构建一个场景。想象一下国产摩托厂商的会议室,一群产品经理和营销总监正围着火锅,吹嘘自家的新车用了多少博世的配件,屏幕有多大,联动了多少APP,简直就是一台会跑的iPad。突然,市场部的小年轻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手机屏幕怼到总监脸上:“老大,坏了菜了!本田疯了!搞6年不限里程了!”
总监一口毛肚卡在嗓子眼,整个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他们正在讨论怎么在“修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给车加上“一键飞升”功能,结果本田这个老同志,不跟你玩儿法术了,直接开始拼肉身,拼血条厚度。这叫什么?这就叫降维打击。你还在研究怎么搓火球,人家直接把自己的身体练成了金钟罩铁布衫,然后跟你说,来,随便打,打不坏算我输,打坏了我给你换个新的。
这帮国产厂商还在那吹什么狗屁匠心,脸都不要了!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破摩托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摩托车这玩意儿,它就不是个纯粹的交通工具,尤其对于买中大排的人来说。他买的不是性能,不是参数,他买的是一种“信仰”的延续和一种“别来烦我”的特权。去授权店保养贵吗?贵。但他要的就是这个“贵”。就像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说外面的修理厂便宜一半,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他要的就是4S店里那杯廉价的速溶咖啡和销售顾问那句“哥您慢走”。
本田这个续命条约,卖的根本就不是质保,它卖的是一个长达六年的“精神豁免权”。在这六年里,你作为车主,大脑可以完全关闭。车?随便骑。保养?到时候店里会给你打电话。坏了?没关系,有本田爸爸兜底。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缩毛巾,看似一小片,热水一泡,能给你提供覆盖整个中年危机的安全感。
所以你看,本田悟了,它彻底开窍了。它知道在参数上、在智能化上,它已经打不过那帮把手机思维带到摩托车上的新势力了。那怎么办?不打了呗。我直接切换赛道。你们比的是百米冲刺,我直接报名马拉松。你们讲的是酷炫的电子功能,我讲的是朴素的物理规律——“我的东西就是不容易坏,坏了我也认”。
这才是最骚的。它甚至不是在说自己的质量有多好,而是在用一个近乎自爆的承诺,来反向证明自己的质量好。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把本田形容成一个慌张的中年人,好像有点过分,但又特别贴切,对吧?它看着一群精力旺盛的小年轻用各种听不懂的黑话和技术抢走了所有目光,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把自己的西装熨得更平整,然后告诉所有人:“我或许不酷,但我很可靠,而且能陪你很久。”
这给国产厂商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你怎么跟?你也搞6年?你的供应链和品控扛得住吗?你的经销商体系能支撑这种成本吗?你敢不敢不限里程?要知道,中国摩友里多的是一年跑两三万公里的“骑士”,他们真的会把你的保修政策当成自助餐来吃,吃垮了算你倒霉。
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可能根本不是跟进。而是彻底走向另一个极端。你应该宣布,我们的车只有一年保修,但是我们给你配一个24小时在线的心理咨询师,随时帮你解决因为车坏在路上而引发的心理创伤。或者,你干脆宣布,买我们的车,就等于加入了我们的“修仙门派”,任何机械故障,都是你“渡劫”的一部分,是你修仙路上必须经历的磨难。
你看,这事儿的本质,就不是一个工业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当一个巨头开始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来和你进行“体面”的竞争时,你要么比他更流氓,要么就只能回家哭。
所以,别再讽刺本田了。人家不是在做慈善,人家是在磨刀。这把刀,不是砍向消费者的钱包,而是直接架在了所有同行的脖子上,然后笑眯眯地问:“下一个,谁来?”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圈的战争,从来如此。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