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遇上锂电池:永臻与比亚迪的储能谋局
行业在变。格局在变。当光伏边框龙头永臻股份与新能源巨头比亚迪的手握在一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合作,更是整个新能源产业生态的重构。
10月9日。一纸战略合作协议公告让市场瞩目。永臻股份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联姻。协议不长。但分量不轻。双方将围绕储能项目、铝合金部件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是一个千亿级市场的布局。
技术互换:一场各取所需的完美协同
比亚迪需要什么?优质的液冷铝合金部件。确保电池安全散热。永臻能提供什么?液冷板。电池托盘。还有铝质零部件产品。
永臻需要什么?先进的锂电池技术。储能系统集成能力。比亚迪能提供什么?锂离子电池系统方案。储能系统成套方案。还有技术支持。
这是典型的优势互补。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和储能系统集成上有深厚积累。永臻则在铝合金材料领域精耕多年。一方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一方是光伏边框龙头。他们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技术共享的深度绑定。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还将联合开发储能系统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甚至探讨共享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是在跟随市场。而是在定义市场。
储能蓝海:政策东风下的精准卡位
timing(时机)很重要。
2025年9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需达到1.8亿千瓦。经测算。2025—2027年期间。全国新型储能需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若按4小时配储时长计算。年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可达142GWh。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永臻和比亚迪的合作。正好踩在了政策东风与市场爆发的交汇点。
永臻早已布局。今年6月。公司宣布拟斥资13.1亿元在内蒙古包头建设1.8GWh新型储能电站。此次与比亚迪合作。无疑为该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也让永臻的储能业务从“单一项目推进”迈向“生态协同发展”。
光伏筑基:主业输血与新业务造血
有人质疑。永臻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0.76%。此时大力布局储能是否冒险?
但看问题要深入。虽然盈利端承压。但永臻上半年营收57.0亿元。同比增长61.24%。更重要的是。公司越南基地正成为业绩增长关键引擎。孙公司永臻越南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营业利润1.06亿元。
越南基地的差异化产能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现金流。这让永臻有底气投入储能新业务。此外公司还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明确2025-2027年边框出货量分别不低于60万吨、80万吨、100万吨。这一规划不仅彰显了光伏业务的增长确定性。更意味着公司将持续获得稳定现金流。为储能业务的前期投入“输血”。
未来图景:一场双向奔赴的产业革命
这场合作能走多远?公告明确提示。协议为框架性约定。不涉及具体金额。对2025年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长远看。这可能是永臻股份转型的关键一步。
对于比亚迪。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储能业务获得了稳定的铝合金部件供应。以及一个潜在的储能项目开发伙伴。对于永臻。则意味着从单一光伏边框制造商向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蜕变。
更深层次看。这场合作反映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协同。从价格厮杀到价值共创。
未来已来。永臻与比亚迪的这场联姻。或许会成为新能源产业格局重构的一个重要注脚。铝合金与锂电池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