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自燃警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与技术创新需并行

10月24日晚,陕西西安曲江一辆行驶中的保时捷Taycan新能源车突发自燃,火势迅猛,车身最终被烧得只剩框架。幸运的是,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保时捷工作人员回应,已关注到该事件并配合消防部门调查,根据初步沟通,车辆未涉及碰撞。

保时捷自燃警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与技术创新需并行-有驾

现场视频显示,涉事保时捷Taycan火势凶猛,整车被大火完全吞没。消防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火势于当晚被扑灭。

车主的一位朋友向媒体透露,车辆是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的。

保时捷Taycan是保时捷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定位高端市场。然而,这并非该车型首次遇到安全问题。

2023年,保时捷曾因电池密封问题在全球召回部分Taycan车型,中国市场也涉及其中。

不过,本次自燃事件是否与电池密封问题相关,尚无定论。

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孙金华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数据,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率为万分之2.88,燃油车火灾发生率为万分之2。

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率与传统燃油车相差不大。

然而,新能源汽车一旦着火,火灾强度远强于传统燃油车。

研究发现,从车辆外部见到明火到驾驶室起火平均间隔时间仅有64秒。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良建议:“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逃离车辆,然后报警,等待专业的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保时捷自燃警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与技术创新需并行-有驾

近年来,中国已制定多项相关领域标准和规范,对于新能源车安全方面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高。

今年4月,工信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新国标修订了热扩散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也于9月底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是第一个对汽车门把手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国家。

保时捷自燃警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与技术创新需并行-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保时捷自燃事件已是近2天内第三起新能源车燃爆事故。就在10月23日,一辆理想MEGA和一辆上汽大众途观L插混车也先后发生了自燃事故。

监管的脚步正在加快,但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让标准执行到位,让每一位车主都能安心驾驶,仍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