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

越南这地方,一到傍晚,你会发现马路像给摩托车包了场似的——什么颜色、什么品牌,混杂着生活的嘈杂气息。有次去河内办事,路口的维修摊师傅,叼根烟嘀咕:“这里人啊,有钱没钱,都得骑辆摩托。汽车那玩意,别提了,税加起来比我一年修车的钱还多。”隔壁卖小吃的大姐插话:“我弟年头存一年钱,就为买台好点的本田,还是只能看着广告流口水。”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据说2002年那阵子,中国摩托差点把越南摩托界给翻了个底朝天。那年头重庆的货尤其过,隆鑫、力帆,还有济南那边的轻骑,货一车车进,广告挂得比米铺的牌子都多。老王家邻居说那年河内批发价,摩托只卖700美金出头,可日本雅马哈和本田动不动就两三千美金——老百姓是真没办法,这点钱买台新摩托都够呛。听销售小裴说:“力帆那会儿一辆车利润才三十来块,卖给越南都是薄利多销,谁还图钱?”后来群里有兄弟乐此不疲分析原因,说是咱们供应链雄厚,批量成本低,广西、云南的车更便宜,连运费都省不少——越南马路上很快就跑满了中国牌子。

不过,别只顾看红火,一转眼事就变了。2004年前后,中国品牌扎堆,七十多家你追我敢拼,活活把市场杀麻了。价格打到啥程度?有年头销售跟我边抽边聊:“哪有这么玩命的?刚卖800块,三个月变170,螺丝都不舍得用好的。”有厂子还干起偷工减料的勾当,电泳省了,钢材能薄就薄,甚至有小作坊活字印本田、铃木,搞假冒。维修师傅阿庆都不爱修,说:“这车,骑仨月甩件都掉了,链条锈得梆梆响,发动机就跟拉货三轮似的,爱响还蹦。”邻居阿翠直摇头:“我娘买了辆国产,半年就坏两回,修的钱都快顶买车了。”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说到真正的冷门配置,那会不少厂商为了应急,雨天防水都做得不合格,塑料挡泥板薄得能掰断。群里有人自测:“新车没两月,刹车踩下去跟踩豆腐似的。”还有偷懒的,省掉槽钢加固,颠一次前叉变形。更妙的是,有厂家乱用外壳颜色,结果街头一堆撞衫——有几回大爷开会吐槽:“见过路上跑十台都叫隆鑫,都是不同家的仿制货。”据卖配件的老蔡说,某年正好赶上雨季,越南南岸广受潮,一批国产车链条全发锈,三月一修。

不过日本那些牌子玩得不一样。本田没打价格战,反倒安安稳稳在越南本地建了条生产线,拆零配件都从附近供货,说是本地化九成往上,连一颗螺丝也不慌。而雅马哈下足售后本钱,“十年不修”的口号本地人都记得清。一条微信群有人总结得好:要说日本贵,可啥都不用操心,修一回还能送咖啡券。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中国品牌后来再想靠低价混市场,越南政府也顶得住——2004关税直跳100%,进门就卡技术标准。利薄如刀,厂子一波波倒,车间仓库堆得满满,不得已压货亏本卖。一位小厂老板后来说,仿冒那阵子就像赌命,赚几天后半生赔清。等到2006,日本重新控了八成份额,剩下就留中国品牌自个喝西北风。

转折点还是出在电动车。雾气蒙蒙的河内,送餐小哥新换电摩托后跟我夸,就是充个电两千盾,骑一天不怕堵。雅迪、绿源在那儿都扎厂房了,听说某年雅迪投了两千万,月产爬了一万多辆。新的电机防水加粗减震,不再有抓地变形,连路边维修师傅都认:“这电摩托啊,下雨骑都稳。”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冷门体验还真有:我去年见雅迪主推IPX7电机——大暴雨河边骑,下水半轮胎都泡进去,回来主轴没点事。有群友吐槽早期国产电摩托,说是雨天塑件松得离谱,后来才加固。胡志明市那边绿源保修点,师傅修电车快得跟换电池一样,一年头出故障能换主控板,不扯皮。电动车流行后,本田也不傻,捣鼓了一套30秒智能换电方案,死盯年轻用户。据说2025年本田上新那款,续航比国产略短,可技术靠谱,街头卖价不到三千万盾。

不过国产电摩还是有隐忧。有一回配件断货,骑行群里闹了半夜:电池型号不统一,外地要等一礼拜。又有些冒牌货钻空子,伪装大牌卖,结果牵连真品牌口碑。一卖二手,电摩托贬值比本田慢,但只要电池出问题,新主就头疼。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二手故事也多,街头骑电摩的老阮,买了旧雅迪,电池坏了去修,售后师傅一边干活一边白眼,“你们国产厂商啊,过几年还得靠自己修。”不过,身边几个维修师傅也说,“现在国产像绿源、雅迪,换电快、服务多,比过去老摩托省事。”

有位修理摊的老吴还讲过:中国厂商后头学乖了,电动车技术不说顶级,但敢保质五年,赔件也快。胡志明市跑出租的说:“现在中国车又回来了,电摩托骑着省油钱也厚道。”不过,过去油门线断、刹车踩软、“山寨装名牌”这些阴影还挂在不少老街坊心头。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逢年过节在车友群里聊天,有人感慨:“那阵子国产摩托跌的是真惨,不是败给日本,是自己互坑自毁。现在电摩托,又闹起来一场新赛。”到底能不能一直“撵着本田雅马哈跑”,谁也说不准。只知道,街头的电车越闪越亮,修理摊师傅胡子也白了,市场变化,比越南的雨季还说不清。

河内西郊的老桥头,新开的电摩托整备厂上个月又排队爆满。老阮抱怨电池等了半小时才换上,师傅丢下一句:“以后啊,都得靠电的,油的早晚淘汰。”那个薄铁皮、掉螺丝的时代,像街边的旧广告牌,淡出来又爽又涩——谁家摩托修得久点,后头故事都能扯一宿,喝完茶还舍不得散。

国产电摩再掀热潮,河内修理摊排队成常态,市场复苏引关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