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特异轮胎的“耐磨”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由橡胶配方、花纹结构、胎体加强这三板斧共同实现的,具体到日常使用,主要体现在下面 4 个看得见、测得出的地方。
1. 里程数明显更长
多家媒体和车主长测显示:同规格固特异在综合路况下平均可跑到 8 万 km 才到磨损标记,而同级竞品多在 5.5–6.5 万 km 就需更换。
典型如 固特异 Duraplus 耐乘
官方 Treadwear 指数 500+,实测出租车 10 万 km 仍剩 30 % 胎纹。
2. 橡胶配方“双保险”
• 高碳分子链结构:提升胶料硬度,降低滚动摩擦生热;
• 含硅配方:保持湿地抓地的同时,减少分子撕裂损耗。
结果就是胎面掉渣、掉块的情况明显少于传统天然橡胶配方。
3. 花纹深、接地大
固特异多数公路胎花纹深度 ≥ 8 mm(同级平均 7 mm),并加宽环向沟槽,增加可磨损体积。
以 御乘 SUV II 代
为例,花纹沟比上一代加深 12 %,官方宣称可额外提供 15 % 行驶里程。
4. 胎体“凯夫拉”防刮层
中高端 SUV 及越野胎在胎冠下再加一层 杜邦凯夫拉纤维,抗切割、抗刺穿,避免“啃胎”导致早期报废。
一句话总结:
固特异把“耐磨”做成了一个系统工程——配方硬、花纹深、胎体强,最终让轮胎跑得远、换得少、用得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