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乖乖,6万9千9。
当捷途把这个数字砸出来的时候,我敢打赌,不少车企的会议室里,空气都瞬间凝固了。
这已经不是“背刺”同行了,这是直接扛着意大利炮,对着整个10万级SUV市场,喊了句:“都别活!”
讲真,看到这价格,我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真便宜”,而是“这车……能开吗?”
。
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PTSD。
想当年,我们聊国产车,聊的是啥?
是发动机抖不抖,变速箱傻不傻,开出去会不会在半路上给你撂挑子。
那时候买国产车,多少带点“支持国货”的悲壮感,跟开盲盒似的,开到一台没啥大毛病的车,都得烧高香庆祝。
可时代变得太快,快得让人有点儿跟不上。
捷途大圣青春版这玩意儿,就像一个突然从科幻片里蹦出来的角色,一登场就把剧本给撕了。
你瞅瞅那外观,活脱脱一个行走的“机甲模型”,设计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高达死忠粉。
那些复杂的线条,那个没边界的中网,还有那双“眯眯眼”大灯,浑身上下都写着“生人勿近,我很能打”。
他们还特地给你标榜,这是前保时捷设计师的手笔。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天天在卢浮宫修复世界名画的大师,跑来给你家墙上画个“小猪佩奇”,不能说不好看,只能说……这跨界玩得有点大。
这车开出去,回头率肯定是有了,但估计一半是觉得酷,另一半是没搞懂这到底是个啥。
然后,你拉开车门坐进去,更魔幻的来了。
4米6的车长,快2米的车宽,轴距干到了2米72。
这身板,放在几年前,妥妥的是一台标准的中型SUV,卖你个十五六万,你都得觉得是良心价。
现在,它出现在一台起售价不到7万的车上。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沙县小吃点了个炒粉,老板给你端上来一盘澳洲龙虾,你第一反应肯定是:“老板,你是不是上错菜了?”
这种不计成本的空间,精准地戳中了咱们老百姓的“死穴”。
国人买车,什么操控、什么血统,最后往往都得给“大不大”让路。
能多拉一个行李箱,能让后排的丈母娘翘起二郎腿,这比什么都重要。
可冷静下来琢磨,事儿就有点不对味了。
这么大一坨铁,配个1.5T的发动机,156匹马力。
数据看着不难看,毕竟是奇瑞的看家宝贝“鲲鹏动力”。
但物理定律是不会骗人的,这么个大家伙,满载爬坡的时候,它会不会声嘶力竭,让你把油门踩进发动机舱里?
高速上想超个车,那台6挡湿式双离合,是给你干净利落的反馈,还是会先“思考一下人生”?
这都是未知数。
当然,捷途也知道你在想什么。
所以它把“78%高强度钢”这种硬核参数拍你脸上,内饰里那块12.8英寸的大屏,什么全景天窗、倒车影像,跟不要钱似的给你配齐。
这套组合拳,就是让你眼花缭乱,让你没空去想那些“看不见”的地方。
这恰恰是最关键的。
一台车的成本,看得见的地方好堆,看不见的地方才是学问。
那些底盘的衬套、隔音的棉、座椅里填充物的密度、车身油漆的厚度……这些东西,省一点,消费者短期内根本感觉不出来。
可车这东西,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跑个三五年才知道。
所以,捷途到底在图什么?
它真的是车圈的“活雷锋”,来普度众生的吗?
别天真了。
捷途这个品牌,从诞生之初,就是奇瑞手里的一把“尖刀”,它的任务不是赚钱,而是去冲锋陷阵,去搅乱市场,去把水搅浑。
这台大圣青春版,就是它扔进鱼塘里的一颗深水炸弹。
它可能不赚钱,甚至是在亏本赚吆喝。
它要的,就是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先把你圈进来,把市场份额抢到手。
至于后续的维修保养,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个听起来美妙无比的“整车终身质保”,你真当回事儿就输了,那本厚厚的免责条款里,藏着的“猫腻”可能比车还重。
那么,这车到底能不能买?
如果你预算真的就卡在七八万,又想要一台看起来唬人、空间巨大、配置拉满的SUV,那它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你得做好心理准备,你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台车,还是一张“赌桌”的门票。
赌的是捷途的品控,赌的是它的售后,赌的是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没有省下太多不该省的东西。
这阵风,注定要吹得整个车市不得安宁。
对于我们这些看客和潜在的买家来说,乐于见到这种“神仙打架”。
只是,当狂欢的烟雾散去,最终留在手里的,究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还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坑”?
这答案,只有时间能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