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需要加价几十万才能提车的市场,如今被国产车彻底搅局。2025年月第二周,魏牌高山以辆的周销量冲上榜首,比丰田赛那多出130辆,而长期霸榜的腾势则滑至第三。更惊人的是,若计算9月前两周总销量,高山以3440辆的成绩稳坐第一,领先第二名近500辆。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在销量前十榜单中已占据六席,合计销量达3.2万辆。曾经靠别克GL8,丰田埃尔法垄断的高端市场,如今正被国产新能源车型快速蚕食。
传统给消费者的印象往往是司机专用车,操控笨重,油耗高,智能配置落后。但新能源技术直接击中了这些痛点。魏牌高山全系标配高速NOA和城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岚图梦想家则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语音控制,多屏互联等功能让家庭用户直呼像开了个移动客厅
插电混动成为国产的杀手锏。2023年,国内插混销量暴涨430%,达到16.4万辆,而纯电仅8.1万辆。消费者发现,插混车型既能降低使用成本,又解决了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腾势的热销正是典型例子,其年总销量中,混动版本占比高达94%
家庭需求成为市场新引擎。71%的消费者选择是因为更适合全家出行。二孩三孩政策放开后,多人口家庭对7座车的空间要求激增。传祺甚至推出可分离福祉座椅版本,覆盖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面对国产车的攻势,传统巨头不得不调整策略。别克采取燃油版+PHEV版双线销售,插混版本单周销量达1490辆,若加上燃油版,整体销量仍具备争冠实力。丰田则在赛那和格瑞维亚上搭载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强调低油耗优势。
但合资品牌的转型显得被动。一位汽车专家坦言,外资车企的豪华感藏在细节里,比如扶手角度符合人体工学,但智能化节奏跟不上国产车。如今高端客户更看重智能座舱体验,J.D.Power研究显示,中国用户对科技配置的接受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产MPV甚至开始挑战合资品牌的“基本盘”。极氪009近期进军粤港澳大湾区,直接对标丰田埃尔法。极氪CEO安聪慧透露,埃尔法在香港售价约76万港元,而极氪定价极具竞争力。
为了吸引高端客户,极氪甚至推出买5台车送私人飞机出行服务的跨界活动。虽然实际兑换者寥寥,但这种营销方式折射出国产车企打造高端形象的野心。
目前的销量榜单呈现混战态势。第一梯队中,魏牌高山,腾势D9,别克GL8PHEV和丰田赛那的累计销量均突破2700辆,而第二梯队的岚图梦想家与格瑞维亚维持在2000辆左右。
但危机感始终存在。多数新能源月销量仍在千辆级别徘徊,而传祺M8凭借燃油版与混动版的双重布局,在新能源冲击下仍能保持每周700辆的稳定输出。
市场分化也越来越明显。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快速萎缩,竞争全面转向30万以上的高端领域。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决胜关键在于专属新能源平台,智能驾驶体验和低油耗技术。
从加价50万买埃尔法,到魏牌高山周销1900辆夺冠,消费者用真金白银给国产车投了票。一位汽车经销商感叹,现在客户试车时,更多时间花在体验座舱智能功能上,反而没那么关注座椅皮质了。这种需求变化,或许才是市场格局重塑的真正推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