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0元给车装“夜间透视眼”,是智商税还是安全革命?智界车主正在面临选择

10月23日,智界产品总监@智界海蓝天宣布,2024/2025款部分车型的4D毫米波雷达升级服务正式落地用户中心,车主无需返厂即可更换。 这项定价4999元起的升级,覆盖了智界S7 Max、R7纯电Max及增程Max等车型,官方称其目标是“提升智驾体验进阶”。

花5000元给车装“夜间透视眼”,是智商税还是安全革命?智界车主正在面临选择-有驾

升级方案

此次升级针对的是智界品牌下的高端配置车型。 具体来看,智界S7 Max及以上版本和R7增程Max版的升级价格为4999元,R7纯电Max及以上版本为5079元。

服务自今年8月24日官宣后,于9月1日至12月31日开放意向登记,用户中心从9月30日起按登记顺序联系车主到店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更换过程并非简单的硬件替换,还需进行多雷达标定,以确保系统协同工作。

4D毫米波雷达

与传统毫米波雷达只能测量距离、速度和方位角不同,4D毫米波雷达增加了高度探测能力,能构建障碍物的立体模型。 例如,在小区内识别低矮石墩、郊区道路避让路沿时,传统雷达易误判,而4D雷达可精准捕捉目标高度信息,减少底盘磕碰风险。 此外,雨雾天气中激光雷达的穿透力会减弱,4D毫米波雷达则凭借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可靠的感知冗余。

真实场景价值

花5000元给车装“夜间透视眼”,是智商税还是安全革命?智界车主正在面临选择-有驾

官方虽未公布具体性能数据,但行业普遍认为4D雷达能提升AEB(自动紧急制动)的可靠性。 比如夜间行车时,摄像头易受光线不足影响,而4D雷达能穿透黑暗识别突然出现的行人;面对“鬼探头”场景,其广角探测范围可更早发现遮挡物后的移动目标,为制动系统争取关键零点几秒。 有观点指出,若常跑高速或复杂路况,这项升级可能直接提升安全边际;但若仅城市通勤,原车配置或许已够用。

谁该为5000元买单?

花5000元给车装“夜间透视眼”,是智商税还是安全革命?智界车主正在面临选择-有驾

从使用场景看,三类车主更适合升级:频繁长途驾驶者、常行经窄路或恶劣天气区的用户,以及追求技术前沿的科技爱好者。 相反,通勤路线固定、路况简单的车主可能受益有限。 值得讨论的是,华为在问界M9等新车上已采用“硬件增配”策略,如增加激光雷达和4D雷达却保持售价,背后是技术成本被规模化分摊的逻辑。 而对老车主而言,付费升级更像一场“安全投资”用确定成本对抗不确定风险。

技术迭代下的用户权益博弈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有分析指出,智能车企正从“硬件预埋”转向“软硬件协同盈利”,例如通过低价硬件吸引用户,再靠订阅服务获利。 这种模式下,老车主常面临“硬件过时”的焦虑。 尽管智界提供了升级路径,但具体效果与成本透明度仍是争议焦点。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软件解锁”模式至少给予用户明确预期,而智界需进一步公开升级后的性能数据,以帮助车主理性决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