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博格林的“地狱绿”这条赛道,听说过吧?
那地方可不是随便谁都敢轻易秀肌肉的。
最近腾势Z被拍到了,这货可不是什么普通电动车,它带着一副大尾翼,三台电机全开,直奔保时捷718甚至911去撕逼——这画面够刺激吧?
感觉就像校园里那个不起眼的小胖突然拿出篮球场上的绝技,把校霸按在地上摩擦。
先别急着羡慕,那尾翼甭管怎么看,都比某些车后备箱上的塑料玩意儿靠谱得多。
它不仅仅是装饰,更像是给你打气加油站,让你高速入弯的时候稳如老狗。
想象一下,如果没了这么个下压力撑腰,你以为跑纽北能不翻车吗?
毕竟这赛道复杂到连老司机都要掂量半天,不然就是送命题。
腾势团队显然没糊弄人,从固定式扰流板到保险杠下那夸张的扩散器,全是一门心思让车子跟风一样顺滑贴地。
他们这是把空气动力学当成秘密武器来用,要不咋敢正面挑衅德国豪门?
说起腾势这个名字,以前可能更多代表的是街坊邻居家的平价新能源,但现在它简直就像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
从家用代步摇身变成对标高端性能市场的大玩家,比亚迪背后的算盘敲得啪啪响。
这台腾势Z,不光是技术展示,更像是在国际舞台上扔出的一块重磅炸弹:咱中国造,也有底气和实力冲锋陷阵。
不过哈,说白了我心里还是憋着点小疑问。
不否认,比亚迪的钱袋鼓鼓、技术储备厚实,加上“三电机+磁流变减震”的配置名头足够吸睛。
但真碰撞德系三驾马车几十年调教出的底盘哲学,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不光硬件堆起来,还得看细节体验,比如驾驶感受到底灵活不灵敏,再比如品牌文化积淀有没有深度。
这东西短时间内复制?
呵呵,我倒觉得更像吹牛皮大会现场。
聊聊传言里的3秒破百数据。
如果是真的,那确实挺亮眼,就好比成年人的速度游戏中放了一颗原子弹。
不过大家也知道,高性能不是数字游戏那么轻松,有没有持续稳定性才关键——刹车热衰退会不会拖后腿,悬挂反馈还能不能精准回馈方向盘,这些都是坑。
一套双叉臂悬架配磁流变减震听起来高级,但实际表现怎样,还得等路测报告出来,否则嘴炮再猛也容易掉链子。
轮胎选择上,用佳通GitiSport GTR3半热熔轮胎其实暗示了厂家的野心:瞄准那些既想偶尔飙飚又讲究日常耐用的人群。
这类轮胎不像一般家用橡胶那么经久耐磨,但抓地力爆棚,在竞速环境特别吃香。
所以如果未来量产版继续沿用这种规格,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多少有限制,不过对于追求极致操控乐趣的人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从谍照里扒拉设计细节,可以发现他们依旧忠于年初概念版那股科技范儿,大尺寸进气口、小巧中央格栅、LED灯组还有空气动力襟翼,每一个角落都透着精雕细琢的味道。
侧面类似保时捷RS系列通风孔的小机关,其实透露出他们对散热和空气管理非常认真,这种严谨程度放眼全球也算不上廉价货色。
有时候我就在想,他们是不是偷偷拜师欧洲赛车老前辈去了?
跳出现状瞧瞧行业大背景,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火山爆发,各路神仙齐聚江湖,“豪华+性能”俨然成为新宠。
但国产品牌即使喊破喉咙,自主创新理念卖得再响,中国消费者脑海里的德系血统烙印依旧深刻无比。
有趣的是,网友们总爱盯别人家的芝麻忽略自家西瓜,一边狂喷国产质感差,一边却买账德国牌子的溢价能力。
这种心理壁垒靠什么破?
恐怕没人能靠几句广告语搞定,只能慢慢积累口碑和信任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次至少打开了一扇窗,说不定真的有戏走出去呢。
偷偷告诉你点内幕,新款腾势Z内饰据说不会缩水,大面积铺陈Alcantara翻毛皮搭配真皮,中控屏、副驾娱乐系统样样齐全,看起来不仅满足狂躁司机需求,也顾及乘坐舒适和平日便利。
一边保证黑科技满满,一边营造奢华氛围,为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新生代消费群打造专属空间。
他们才是真正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换代的幕后推手啊!
最后抛个砖引玉,你怎么看待这波东方挑战者杀向欧洲王座呢?
会不会搅乱保时捷的江湖局面,还是注定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旁观者,我倒挺期待他们多闯闯、多折腾,总比啥都不做强,对吧!
毕竟天天坐观众席冷眼旁观,不如捏把汗,多点关注更带劲儿。
好了,我先去准备爆米花静候接下来剧情发展,你那里有什么国产黑马值得吐槽或者点赞的吗?
留言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