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风刚吹过,车圈这张麻将桌就被人“哗啦”一下,把十月份的牌全推倒了,非要亮给所有人看。
有意思的是,每次抢着晒战绩的,总是那几个老牌手——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
新势力那边虽然也叫得欢,但终究还是这几个在牌桌上混了几十年的“老炮儿”,手里的牌才叫一个惊心动魄。
说真的,这牌局早就不是比大小了,这简直就是一场“你活下来,我就得死”的贴身肉搏。
先瞅瞅那个快把桌子给掀了的比亚迪。
十月份,44.2万辆。
我看到这数儿的时候,下意识把手机计算器打开又按了一遍,生怕自己老眼昏花。
这是什么概念?
这他娘的是某些欧洲小国一整年的汽车销量,现在比亚迪一个月就给你干出来了。
我甚至严重怀疑,老王(王传福)是不是背地里偷偷搞了个“终结者”生产线,不然这车是怎么跟不要钱似的从线上往下掉,然后又瞬间从市场上消失的?
更让你觉得后脖颈子发凉的是什么?
是它那个出口业务,一个月往海外卖了八万多辆,同比增长155.5%。
这已经不是“国货之光”了,这简直是开着星际舰队去别人家鱼塘里电鱼,连鱼苗都不给留。
王朝和海洋网那近四十万的销量,就像是这艘星际母舰上最稳的两个引擎,风浪再大也纹丝不动。
但你真以为比亚迪就高枕无忧了?
别天真了。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走在钢丝上。
它现在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大象如何转身”的哲学问题。
体量这么大,任何一个微小的战略失误,都可能引发雪崩。
它就像一个练成了独孤九剑的绝世高手,最大的敌人,只剩下自己。
这时候,我们把视线挪到牌桌的另一头,吉利正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ง的微笑。
30.7万辆,同样是历史新高。
如果说比亚迪是那种天赋异禀、一飞冲天的“天选之子”,那吉利就是那个从街头巷尾一步步打出来的“枭雄”。
它身上有股子狠劲儿,那种在泥潭里滚过、刀口上舔过血的狠劲儿。
连续八个月的同环比增长,这玩意儿比单纯的销量数字更吓人,它说明吉利的进攻已经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刻进了骨子里的肌肉记忆。
吉利最骚的一步棋,就是“银河”系列。
一个月干到12.7万辆,同比直接翻倍。
这手牌打得太漂亮了,简直是釜底抽薪。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吉利要在新能源这条道上掉队的时候,它悄无声息地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王炸。
达成百万年销,这不仅是个数字,这是李书福在向整个行业宣告:我,吉利,又杀回来了,而且是以一种你们谁都没想到的方式。
然而,牌桌上总有人笑,自然也就有那些眉头能夹死苍蝇的。
奇瑞,这位昔日的“自主一哥”,此刻的心情恐怕比过山车还刺激。
28.1万辆的成绩单,单看数字,绝对不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能打。
奇瑞和捷途这两员老将,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合力贡献了将近二十三万的销量。
可问题就出在这“老”字上。
当隔壁桌的比亚迪和吉利已经开始玩“电”玩得飞起,甚至开始琢磨怎么上天的时候,奇瑞的新能源销量只有11万。
这个差距,就像是一个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抬头一看,发现人家已经开着高达在天上打群架了。
“理工男”的标签,既是奇瑞的荣耀,也成了它的枷锁。
它对技术的执着没人会怀疑,但似乎总在市场的节奏上慢了半拍。
智界和iCAR这些新品牌,能看出来奇瑞很急,想赶紧把新能源这块短板补上。
可市场这东西,从来不等人。
一步慢,步步慢。
现在留给奇瑞思考的,恐怕已经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再不做,黄花菜都凉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长城。
那个曾经凭借一款哈弗H6就能让整个江湖为之侧目的“硬汉”。
14.3万辆的成绩,说实话,有点让人心疼。
虽然官方的说法是“创历史最佳10月销量表现”,但我们都明白,这种话,更多是说给自己听的。
长城最大的困境在于,它的灵魂——哈弗品牌,现在能扛大旗的,似乎只剩下了大狗和猛龙这两款剑走偏锋的车型。
这不禁让人想问一句:“我那么大一个H6呢?”
这就是市场的残酷,它不会因为你过去的辉煌,就对你网开一面。
不过,长城也并非一无是处。
魏牌同比增长了96%,坦克依旧是硬派越野里当仁不让的王。
这说明长城在高端化和差异化的路上,还是找到了感觉的。
只是,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主打女性市场的欧拉,同比增长仅有1.58%,几乎算是原地踏步。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在告诉长城:单一的性别标签,已经不足以撑起一个品牌的未来了。
所以你看,这张十月的销量榜,哪里是什么成绩单,分明就是一张战场的态势图。
比亚迪和吉利的两路大军已经冲到了高地上,开始构建自己的防御工事。
而奇瑞和长城,则还在山脚下的战壕里,一边艰难地抵挡着炮火,一边寻找着突围的机会。
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它考验的不再仅仅是产品力,更是企业战略的远见、组织架构的效率,以及面对危机时,那种敢于壮士断腕的决心。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在这场已经白热化的“四国杀”里,奇瑞和长城,还有机会翻盘吗?
还是说,未来的牌桌,就只剩下那两个“双雄”对决了?
评论区里,留下你的高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