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车这样开,发动机多用10万公里,省钱省心!

现在咱们身边开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不知道您发现没有,现在市面上新出的车,尤其是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型,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车屁股后面都带着一个字母“T”。

这个“T”代表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它能让车子开起来更有劲,提速也快,所以特别受大家欢迎。

但是,动力上来了,一些担心也跟着来了。

很多人都在琢磨,这涡轮增压的车,是不是就像个精贵的小姐,特别容易出毛病?

涡轮增压车这样开,发动机多用10万公里,省钱省心!-有驾

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说,谁谁谁的车才开了几万公里,涡轮就坏了,修一下花了好几万,听着都心疼。

那么,这涡轮增压发动机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娇气”?

是我们买的车不行,还是我们的用车习惯出了问题?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个事儿聊透彻,其实只要把几个关键点弄明白了,您的爱车多跑十万公里,发动机照样能生龙活虎。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给发动机用的机油。

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的心脏,那机油就是流淌在里面的血液。

对于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来说,这“血液”的品质,可以说是性命攸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

您得知道,那个叫涡轮增压器的东西,工作环境有多恶劣。

它靠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废气来驱动,转速能高到什么程度?

一分钟十几万转,甚至更高。

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家里用的电钻,一分钟也就几千转,这速度是电钻的几十倍。

同时,它的工作温度也非常高,核心部件的温度能达到几百度。

涡轮增压车这样开,发动机多用10万公里,省钱省心!-有驾

在这样又快又热的极端条件下,全靠一层薄薄的机油来给它润滑和降温。

如果机油不行,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候,如果您图省钱,给车加了普通的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那问题就来了。

这些机油在几百度的高温下,扛不住,很快就会氧化变质,变得像浆糊一样黏糊糊的,形成我们常说的油泥。

这些油泥会把给涡轮输送机油的那些细小油道给堵死。

这就好比人体的血管被血栓堵住了一样,血液过不去了。

涡轮的核心轴承得不到机油的润滑,就变成了金属跟金属直接摩擦,也就是“干磨”。

以那么高的转速干磨,用不了多久,轴承就会因为高温和磨损而彻底报废。

很多涡轮增压器提前损坏,拆开一看,里面都是黑乎乎的油泥,根源就在这里。

所以,开涡轮增压车的朋友一定要记住,全合成机油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在选择机油标号时,像0W-40或者5W-40这类的高性能全合成机油,才是涡轮发动机的“标准口粮”。

至于多久换一次,也别完全照搬说明书上的一万或者一万五千公里。

考虑到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交通拥堵,车子经常走走停停,这种工况对机油的消耗其实比一直跑高速要大得多。

所以,把更换周期控制在八千公里左右,是一个比较稳妥和明智的选择。

多花一点钱在好机油和勤保养上,绝对比将来花大价钱修涡轮要划算得多。

涡轮增压车这样开,发动机多用10万公里,省钱省心!-有驾

说完了机油这个“内功”,我们再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用车习惯,就是关于熄火的操作。

很多老司机,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或者长途驾驶到家后,习惯车一停稳,立马就拧钥匙熄火,觉得这样省油。

这个习惯用在以前那些没有涡轮的自然吸气车上,没什么大问题。

但放在现在的涡轮增压车上,这就是一个很伤车的坏习惯。

您想一下,车子刚刚还在高速上飞奔,发动机和涡轮都在高负荷运转,温度非常高。

您一熄火,发动机停了,机油泵也立刻停止工作了。

这时候,流动机油带来的冷却效果瞬间消失,但涡轮本身还是一个几百度的“大火球”。

那些还残留在涡轮内部的机油,就会被这个高温活活“烤干”,形成黑色的积碳。

一次两次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天长日久,这些积碳越积越多,就会磨损轴承,影响涡轮的正常运转,甚至堵塞油道,最终导致涡轮损坏。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停车后,不要马上熄火,让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再运转一两分钟。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延时冷却”。

虽然发动机在怠速,但机油泵还在工作,流动的机油可以持续地把涡轮上的巨大热量带走,让它的温度平稳地降下来。

这就好比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刻坐下,要做一些整理活动让身体慢慢缓过来一样。

当然,现在的汽车技术也在进步,很多新款车型,特别是我们一些优秀的国产车,已经配备了电子水泵等技术,可以在熄火后继续为涡轮进行散热。

涡轮增压车这样开,发动机多用10万公里,省钱省心!-有驾

但即便如此,养成怠速一两分钟再熄火的好习惯,对爱车总归是多了一重保护,有备无患。

同样,早上冷启动的时候,也最好怠速半分钟到一分钟,让机油充分润滑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再起步,这对车子也是大有好处的。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个大家平时可能不太在意,但对涡轮增压发动机却至关重要的部件——空气滤清器。

如果说机油是血液,那空气滤清器就相当于发动机的“口罩”。

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需要吸入比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多得多的空气。

吸入的空气多了,这个“口罩”自然也就脏得更快。

很多人觉得空气滤清器脏了,拿到路边店用高压气枪吹一吹,把灰尘吹掉就能继续用,这样能省点钱。

殊不知,这个操作隐患极大。

高压气流虽然能吹掉表面的灰尘,但也会破坏滤纸本身的纤维结构,使过滤的孔隙变大。

这就等于把一个高质量的口罩捅了几个看不见的窟窿,它就再也挡不住那些细小的灰尘和沙粒了。

这些看不见的微小颗粒物,一旦被吸入,就会随着高速气流直接冲向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

这些叶轮是高精度的铝合金部件,转速极高,被这些小沙粒撞击,就像被微型“砂纸”打磨一样,会造成叶片损伤,破坏原有的动平衡。

叶轮一旦失去平衡,运转起来就会产生剧烈的抖动,这种抖动最终会传导到核心轴承上,大大缩短涡轮的寿命。

很多维修案例都表明,大量的涡轮早期损坏,都和空气滤清器长期不换或者使用劣质产品有直接关系。

所以,对于涡轮车主来说,空气滤清器一定要定期更换,而不是“吹一吹再用”。

一般情况下,一万公里更换一次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您生活的地区风沙比较大,或者经常行驶在灰尘多的路段,那最好把更换周期缩短到五千公里。

一个几十块钱的空气滤清器,是保护您上万元涡轮增压器的第一道,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道防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