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官方宣布朗逸Pro将于11月正式上市。 这款新车采用与帕萨特Pro相似的设计语言,提供两种前脸风格,内饰全面升级为电子怀挡和悬浮式中控屏。
朗逸Pro长宽高分别为4720/1806/1482毫米,轴距为2688毫米,相比现款车型长度增加42毫米,高度增加8毫米。
朗逸Pro首次提供“经典版”和“星空版”两种前脸造型选择。 经典版车型采用多横幅式进气格栅结构,风格稳重传统;星空版则使用黑色网格设计,配合发光Logo及贯穿式LED灯带,更显年轻动感。 这种双前脸策略明显是为了覆盖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新车前脸配备了可发光的车标,左右光带与两侧大灯相连。 大灯组采用熏黑灯腔设计,内部配有透镜,并具备自动头灯、自适应远近光等功能。 从整体设计语言来看,朗逸Pro的外观基本延续帕萨特Pro的风格,被网友称为“小帕萨特Pro”。
车身侧面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提供15英寸、16英寸以及17英寸轮辋选择。 车尾部分采用贯穿式尾灯组,后包围加入贯穿式反光条,尾门右侧添加了“PRO”标识表明身份信息。 星空版车型的外后视镜进行了黑色处理,进一步增强运动感。
朗逸Pro对内饰进行了全面重新设计,最显著的变化是采用了电子怀挡机构,取代了传统换挡杆。 这一设计源自大众纯电ID系列,为中央通道区域节省出更多空间,预计将用于布置无线充电面板等配置。
新车配备较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风格与ID家族设计相似。 空调出风口呈现出贯穿式风格,取消副仪表台区域的物理按键。 车内使用了更多软性材质,并进行了缝线处理,质感比现款车型有明显提升。
朗逸Pro的车机系统升级至MOS 4.0,支持自然语义识别、无线CarPlay及OTA升级。 平底多功能方向盘和全液晶仪表盘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车内的科技氛围。 车门内部开启方式改为上拉式,操作更加便捷。
朗逸Pro的车身尺寸为4720/1806/1482毫米,轴距为2688毫米。 与现款朗逸相比,新车长度增加42毫米,高度增加8毫米,宽度和轴距保持不变。 虽然轴距没有变化,但官方表示通过设计优化提升了车内空间利用率。
新车的车身尺寸已接近A+级轿车水平,长度的增加为车内空间优化提供了条件。 后排坐垫有所加长,并配备了后排空调出风口、中央扶手以及头枕等配置,提升了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不过后排地板中间仍然有凸起,这是大众车型一贯的设计。
隐藏式门把手的加入不仅降低了风阻系数,也使车身侧面更加简洁。 新车的风阻系数降低至0.27Cd,有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 车身侧面线条干练利落,车顶采用流畅的溜背造型,整体年轻时尚气息更加明显。
动力系统方面,朗逸Pro继续提供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选择。 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千瓦(110马力),最大扭矩为141牛·米;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千瓦(160马力),最大扭矩为250牛·米,动力参数与在售车型保持一致。
1.5L车型匹配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动力输出稳定可靠,满足日常家用通勤需求。 1.5T车型匹配7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表现更加出色,加速时有明显的爆发力。 1.5T发动机应用了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和米勒循环技术,燃油经济性有所优化。
这套动力总成已经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稳定性和经济性都有保障。 但相比外观和内饰的大幅升级,动力系统的保留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失望。 尤其是面对国内品牌纷纷推出混动和新能源车型的现状,朗逸Pro在动力选择上显得相对保守。
朗逸Pro预计将延续大众Pro系列的策略,与现款朗逸采取“新老同堂”的销售模式。 这种销售策略可以覆盖更广的价格区间,同时满足追求性价比和追求新鲜感的消费者需求。 现款朗逸的指导价格为11.68万元起,而朗逸Pro的起售价可能在12.5万元左右。
在紧凑型轿车市场,朗逸一直是一汽-大众的销量支柱。 今年9月,朗逸家族(包括朗逸和朗逸新锐)销量达到22310辆,在紧凑型轿车级别中排名第四位。 朗逸Pro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强大众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新车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丰田卡罗拉和日产轩逸等主流紧凑型轿车。 朗逸Pro通过外观、内饰和配置的全面升级,意图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家轿市场中巩固其地位。 尤其是面向年轻消费者,星空版车型和科技配置的加入将增强其市场吸引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