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的停车场里,一辆二代哈弗H9勇士版静静停在角落,黑化的轮眉映着昏黄灯光,像一头即将归林的夜行兽。刚下过雨,水珠顺着熔岩红座椅的缝隙滑落,泥点子还在全尺寸背挂胎上晕染未干。这不是改装店的临展品,而是营销词里口口声声“出厂即改”的反面证据——如果不看车标,你很难断定它花了多少精力去“武装自己”。这年头,装备越多,好像心里的安全才越多。有趣的是,真到用上的时候,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样。
如果你是哈弗H9的潜在用户——或者只是好奇越野车发展趋势的局外人——你可能会问:选装改标配这种“套路”,究竟是为用户解忧,还是品牌的营销借力?毕竟,买辆车总想“物超所值”,但“值不值”,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里。
先把事件摆在面前:8月26日,二代哈弗H9勇士版上市,直接把原来那些“你以为是标配,其实要加钱”的装备统统装进了清单,包括三把锁、AT轮胎、拖车资质、全尺寸备胎——简单理解,就是过去高呼山河的选配件,如今一刀切成了“基础分”。起售价21.49万(汽油)、23.29万(柴油),看起来确实“比情怀还便宜”。你甚至不用数落国产车换代慢——毕竟从硬派越野属性,到家庭友好型配置,全都兼顾进去了。越野老炮可以笑纳,带娃党也能心安。
品牌的算盘不能说不精。选装成标配,其实多半是被市场教育出来的结果。过往,三把锁和AT胎这些越野“核心武器”都只在顶配或者选装方案里含糊不清,用户提车后奔着“全地形自由”,又要为换胎、加装拖车钩花冤枉钱。哈弗终于想通了,既然大家都嫌选配麻烦、加价糟心,“我就直接一锅端”——与其被吐槽,不如加个配置单,省得售后升级自寻烦恼。
再看细节。前后黑化设计,不仅满足了城市人“霸气外露”的消费幻想,还帮小众越野用户省了一步外观改装的钱;内饰标配“熔岩红”,终于不用把整车配色交给审美分歧严重的家属或者漫长的选配清单决斗。讲真,这种红色调,放在大漠公路边,能有效防止“身份模糊”或“分辨不清自家车”带来的社死风险。
更实际的改变,其实藏在越野装备的全系标准化上。三把锁、电控机械差速、Mlock机械锁止,全都是老司机课代表在自驾群里来回推荐的“刚需宝贝”。你在山路野路掉进泥坑时,一键锁死、百分百动力分配,那种“被自己解救回归文明”的成就感,可能比城市停车场抢车位的成功率还高——或许,这就是男人们没完没了讨论驱动分配的原因。拖车装置、2.5吨牵引资质、全尺寸备胎也算一应俱全,*内行人都明白:有用的装备只有用到那天才叫刚需,没用上只算噱头,但大概率你不会后悔它装在那儿。*
而动力总成层面,新老用户恐怕没什么新鲜感:2.0T汽油+8AT,2.4T柴油+9AT,各自有粉丝。柴油机的490牛米扭矩和“沙漠救星”级别的硅油风扇,理论上是沙漠穿越和高原自救的命定搭档,但也许更多时候在三环或者高架桥下和电动司机彼此尴尬。有人可以用它探险,有人买它只为帮老丈人搬家,每一寸马力都活得恰如其分。
智能配置这块,除了标配ETC、有全景泊车,剩下的大多属于“城市温情”。毕竟5070mm的车长摆在那儿,要靠智驾加持才能在狭窄城市车位优雅转身。号称高强钢比例超过80%的车身,高速噪音抑制、L2级辅助驾驶,纸面上确实都显诚意。你说是越野车,那就该有野性,但现在运营得好的,恰恰要装得温顺——或者说,要适应大城市里的规矩和家庭出游的焦虑。
当然,五座/七座双版本,后备厢1814L的容量,能放四五顶帐篷,看似满足了全家老小和装备控的梦想。但别急着感动:等孩子长大,帐篷变成书包,还是照样被塞爆车厢。这算是“一步到位”还是“留有升级空间”?无从断定。车企只负责提供数字,如何生活,终究还是用户自己的决定。
说到这里,要自嘲一下。作为局外人,见惯了装备清单不断膨胀,标准化、标配化,有时更多像是一场消费升级的“装备竞赛”。装配多少,未必用得上多少,但谁又能抗拒一句“万一用得上呢”?真到用不上的时候,装备只是装饰品;真遇到极端工况时,你会由衷感谢厂商的“多此一举”——这就像法医的备用工具,绝大多数时候吃灰,偶尔一用,你会庆幸它曾在身边。
至于这套“把选装变标配”的操作是否真的解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还是催生出新一轮的价格虚高、芯片溢配,答案未必非黑即白。同档次车型越来越卷,各家都在想方设法让用户“看上去不吃亏”。但配置的尽头,到底在哪?性能、颜值、实用性都能一次性满足?还是终究只是个美好愿望?我们都得等时间来回答。
最后留个问题,供各位深夜开车、观望、比价的朋友思考:你买配置,是买得心安理得,还是买来壮胆?硬派、智能、家用,能否真的“三合一”而不留遗憾?或许,真正的勇士,从来不是装备,而是知道什么时候收手、什么时候出发的人。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