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订单转让市场遇冷,定金缩水成普遍现象
之前火得一塌糊涂的小米汽车,订单转让的热潮眼下迅速回落,让不少抱着转单套利的人愁容满面。
秋收后第五天,村里书画展刚弄完那会儿,我随手刷了会儿手机,就看到朋友圈里不少人在甩小米汽车订单。两个月前,加价一万都抢不到的订单,现在降了三千还没人接。YU7订单回收价从原本五千订金变成了两三千,最多的连两千都不到。
我留意了一下,最冷的转单,是成都车祸报出来以后。下单时兴致上头,想着买了早点提,结果风评一变,抛单的成排站队。像村东头跑药材的王叔,一开始听人说车商能给三千回收价,跑到后院嚷嚷着要卖。等拖了两天去谈,车商直接甩一句:“最多两千,还得看订单能多快交车。”王叔差点拍大腿,半个小时都没说话。
这冷清是被两件事拖的。一是风评真的下去了。二来,抛单的人一下多了,接盘的人却越来越稀罕,有批黄牛只能压价硬收。不瞒你说,现在两千回收都快赔光了定金。
哦那时候刚好看到一份文件——村里大队部手抄的通知贴在墙上,写的“今年三四线城市小米门店增量”。小米在家附近开了个门店,于是有村里娃跑去看稀奇,说YU7二手车倒还稳定,最低报价还是比新车高。你要问为什么?车商说:“一是价格还高级着,二是渐渐有人觉得过去抛单不值。”再加上提交定金多的那批人,前头还有些人死撑着不卖。
不过听听人说话,你也能明白,行情变冷不光因为供需平衡。小米车商那会儿有个顺口溜:“加钱抢的疯,降价卖更疯。”特别是风评一翻车,譬如像那个成都事儿后,生意讲价的自由度就陡降——二手平台挂百公里内的准新车,挂牌价也比新车贵不过几千。怎么说呢,好歹二手没崩,转个手,还能聊个交车速度的事儿吧。
后来那老黄牛指挥村里说:“再不卖,这一千八都要不回来。”听得人戳着裤兜就憋气,村南菜园的刘铁柱还亮明手里订单搞了个媒体投稿。谁有意写转单市场,我觉得这事儿能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