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

朋友们,魔幻现实主义这玩意儿,有时候你甚至分不清它到底是魔幻,还是现实。

最近就有这么一出大戏,主角是欧洲汽车协会,简称ACEA。这帮老哥最近急得直跳脚,对着媒体一顿输出,核心思想就一句话:你们再这么搞下去,我们欧洲车厂都要集体去车间门口晒太阳了。

为啥呢?因为他们发现,车里的一颗重要螺丝钉——来自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可能要断供了。

这个安世半导体,很多朋友可能不熟,但它在汽车圈里可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产业里的“基础调料包”,什么分立器件、功率器件,离了它,你那智能电车就是一堆会发光的铁皮疙瘩。

上周,各大车厂和供应商都收到了安世的“友情提示”:兄弟们,不好意思,由于一些不可抗力,我们没法保证准时交货了。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这一下就把整个产业链给干懵了。车厂的采购经理们估计当场就想表演一个原地起飞,然后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全旋接自由落体。

这可不是开玩笑。汽车供应链这玩意儿,精密的就像一块瑞士手表,少一个齿轮,整个表盘都得罢工。最坏的情况?整个产业直接瘫痪,大家手拉手一起回到工业革命前,用马车搞纯物理出行。

这事儿的源头,比你想的还要骚操作。

安世半导体,虽然名字听着像个中国公司,但它的根在荷兰,是从飞利浦旗下的恩智浦半导体里分出来的,和光刻机巨头ASML算是同门师兄弟,根正苗红的欧洲技术血统。

后来,这家公司被我们中国的闻泰科技给收购了。

本来这就是一桩正常的商业并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家一起赚钱,你好我好大家好。安世呢,主要搞的也不是什么7nm、5nm的尖端黑科技,而是成熟制程芯片。

什么是成熟芯片?就是那些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又跟盐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你的车、你的手机、你的洗衣机,里面都塞满了这玩意儿。它就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空气和水。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的商业氛围里,有人开始作妖了。

先是老美,商务部一纸公文,说闻泰上了实体清单,所以它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待遇一样,出口管制套餐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紧接着,荷兰老铁也跟上了。他们以一个万能的理由——“国家安全”,duang的一下,对自家土地上、已经被中资收购了5年的安世半导体,来了个全球运营冻结。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闻泰科技直接就炸了,发公告说这纯属子虚乌有的“技术掠夺”,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瞎搞。

这就很黑色幽默了。

一个生产基础通用芯片的公司,不涉及什么军事机密,技术也不是最顶尖的,在中国资本进来后,依然在荷兰运营,服务全球客户,给当地交税,解决就业。

结果就因为它姓了“中”,就 suddenly 危害到你的国家安全了?

这逻辑就跟说你家楼下卖了二十年烤串的王大爷,因为昨天买了华为手机,所以他烤的羊肉串就成了颠覆世界的秘密武器一样,荒诞又可笑。

你非要说它危害了什么安全,那可能确实有。

它危害了某些人“我可以随时卡你脖子,但你不能有任何还手之力”的安全感。

荷兰为什么要这么干?图什么?

这就得聊聊背后的利益交换了。

荷兰在半导体这盘大棋里,手里最大的王炸就是ASML。这家公司是全球唯一能造顶级光刻机的存在,是所有芯片巨头的“军火商”。ASML就是荷兰的命根子,是经济的定海神针。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但ASML的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源自美国。当年它收购了美国硅谷集团,把美国的光刻机产业精华给吸纳了进来,这也导致它一直被老美的“长臂管辖”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当老美说“不许卖给中国”的时候,ASML和荷兰政府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认。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这次对安世半导体动手,说白了,就是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

你看,大哥,我已经很有诚意了,把你看不顺眼的“中资企业”给办了,牺牲了安世的利益,是不是可以对我家ASML的生意,稍微松快一点?

这就是典型的“弃车保帅”策略。只不过,被放弃的“车”,是一家合法经营、为全球产业链做出贡献的企业。而被保护的“帅”,则是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科技巨头。

同时,欧盟内部这几年也刮起了一股“技术主权”的妖风。他们天天喊着要减少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

荷兰政府拿安世开刀,也是在向布鲁塞尔的那帮官老爷们表忠心:看,我多积极,我在一线维护欧洲的集体安全!以后欧盟内部开会分蛋糕,是不是得多给我留一块?

你看,大国政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所谓的“国家安全”,不过是一块方便的遮羞布,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捂。

但他们算计来算计去,好像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安世半导体,它首先是一家汽车芯片供应商。

汽车这个行业,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命根子。车规级芯片的要求 cực kỳ 严格,什么高温、高湿、强振动,都得扛得住。你不能像换手机壳一样,今天用这家,明天用那家。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更换供应商,意味着海量的重新匹配和测试工作,整个研发和生产周期都要被打乱,成本飙升,效率骤降。

这就像你家饭馆的大厨,一手颠勺绝活,火候拿捏得炉火纯青。你突然把他开了,换个新厨子来,就算他也是特级厨师,但口味、习惯、跟后厨的配合,哪样不得重新磨合?这期间,菜品的质量和上菜速度,能保证吗?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老哥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们太清楚了,中国前段时间搞点稀土管制,美国的汽车工业就哆嗦了一下。现在荷兰听老美的话,把安世半导体这条大动脉给掐了,这不是要直接送他们上ICU吗?

所以,包括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美国汽车创新产业联盟在内的国际汽车组织,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给自家政府写“劝谏信”。

信里的潜台詞翻译过来就是:爹,咱能别再发疯了吗?我们没有中国的资源优势,也没有中国的制造业效率,你对中国企业下手,每一刀看似砍向别人,其实都结结实实地砍在了我们自己的脖子上。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产业链像一张巨大的网,每个节点都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试图用政治剪刀去强行剪断这张网的行为,最终都会发现,剪刀的另一头,连着自己的肉。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这个世界,早就不是那个可以随便关起门来、自给自足的田园牧歌时代了。

想靠着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去阻碍别人发展,同时还能让自己毫发无损,这种好事只存在于梦里。

现实只会告诉你一个冰冷的道理:

所有你为了伤害别人而射出的子弹,最终都会在地球上绕一圈后,精准地打在你自己身上。

一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为何成了欧洲工业的“催命符”?-有驾

这叫,地球是圆的。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