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

最近,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人挺关注的,那就是理想汽车正式公布了他们家新车型理想i8的交付时间。

这事儿本身不稀奇,新车发布了总得交车嘛,但有意思的是理想这次放出的“豪言壮语”。

他们说,从8月20号开始,这款新车就要在全国陆续交到车主手上了,而且还定了个挺吓人的目标:争取在9月底之前的这短短40天里,交付超过8000台,并且还要使劲加把劲,朝着10000台的目标冲刺。

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有驾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已经订了车的准车主们,那叫一个兴奋,感觉自己的爱车马上就要到手了,纷纷表示“理想给力”、“这速度可以”。

另一派呢,就是咱们这些围观的普通老百姓和一些业内人士,心里不免打个问号:这靠谱吗?

40天交付八千甚至一万台全新的车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知道,新车刚开始生产,生产线需要磨合,工人需要熟悉,各种零件的供应也得跟上,这叫“产能爬坡”,一般都是个缓慢的过程。

理想这么着急,会不会是为了赶进度,在质量上打折扣?

这究竟是人家真的有这个实力,还是为了宣传先吹个牛,画个大饼呢?

咱们先来算一笔账,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一下。

要在40天里交付8000台车,平均下来,每天就得有200台崭新的理想i8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并且完成所有检测,再通过物流运到全国各地的交付中心。

如果要是冲刺10000台,那每天的产量就得达到250台。

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有驾

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个汽车品牌的新车型来说,都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新开了一家餐厅,推出了一道招牌菜,结果第一天就来了几百桌客人,全都点这道菜,这对后厨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理想汽车的底气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其实,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干了。

咱们得看看他们的“家底”。

理想在常州的那个智能制造基地,之前已经生产了理想L9、L8、L7这好几款热销车了。

尤其是在去年,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已经好几次突破了四万台,这说明他们的整个生产体系,包括自动化生产线、工人的熟练程度以及和上下游几千家供应商的配合,已经磨合得非常成熟了。

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高效运转的生产流程。

所以,对于推出i8这款新车,虽然车型是新的,但很多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是可以直接复制过来的。

在经过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和试生产之后,把一个新车型的日产量迅速拉到二百多台,对现在的理想来说,虽然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把这个交付冲刺的截止日期,定在了“国庆节前”。

这一点,可以说理想汽车是把中国人的心思给研究透了。

国庆节黄金周对咱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是一年里难得的长假,是全家出游、走亲访友的好时候。

很多人都盼着能在这个假期里开上自己的新车,载着一家老小出去玩,那份喜悦和在亲戚朋友面前的“面子”,是实实在在的。

理想汽车就是抓住了大家这个心理,把“让您在国庆节前开上新车”作为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你想想,这八千到一万名新车主,在国庆期间开着新车奔赴全国各地,他们本身就成了移动的、最真实的活广告。

他们的朋友圈、他们的旅途分享,带来的宣传效果,可能比花几千万打广告还好。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生产任务,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市场营销活动,用实实在在的交付速度来换取最宝贵的口碑。

除了生产上的硬实力,理想这次在服务体验上也下足了功夫,这也是他们敢于高调宣布的原因之一。

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有驾

公告里提到,从8月13号凌晨开始,那些已经付了定金、确定了订单的车主,就可以在理想汽车的手机App里,查到自己这台车更精确的预计交付时间了。

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对于等车的消费者来说,体验是天差地别的。

以前我们买车,交了钱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什么时候能提车,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只能隔三差五地去问销售,得到的也往往是“快了快了”这样模糊的答复,心里特别煎熬。

现在不一样了,你可以像查快递一样,在手机上看到自己那台几十万的车,从“订单已确认”到“安排生产”,再到“生产中”、“已下线”、“运输中”,最后到“车辆到店,等待交付”,整个过程都清清楚楚。

这种透明化,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焦虑,把等待变成了一种充满期待的倒计时。

而且,理想还提到,等车快到的时候,会有一位“专属交付专家”来主动联系车主。

这个“专家”其实就是一位专门负责你这台车交付事宜的服务管家。

他会跟你确认具体的提车时间、地点,告诉你需要带哪些材料,把所有流程都提前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你去提车的时候顺顺当当,不用操心。

这种一对一的专属服务,让买车这件事变得更有仪式感和被尊重的感觉,不再是冷冰冰的买卖,而是一种享受服务的体验。

此外,理想还做了一些很贴心的小动作。

理想i8交付目标公布,40天冲刺8000台,向1万台迈进-有驾

比如,他们整理了一份理想i8的“爆款选装清单”。

很多朋友买车的时候都会犯“选择困难症”,颜色怎么选?

内饰用什么材质?

哪些功能实用?

生怕自己选错了后悔。

理想就把大家最喜欢选的那些搭配方案公布出来,给你做个参考。

这既不是强迫你,也不是让你盲目选择,而是用大数据告诉你一个主流的选择方向,让你心里更有底。

这些细节都体现出,这家公司在努力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用户在买车过程中的各种小烦恼。

总的来看,理想i8这次的交付计划,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生产和速度的宣言,但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组合拳。

它既是在展示自己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告诉市场“我能造得出来,而且能很快地、保质保量地造出来”;又是在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服务,比如App进度查询、专属交付专家等,来提升用户的购买体验,和用户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

他们把“国庆前提车”这个极具诱惑力的目标抛出来,精准地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这整套打法,不仅让已经下订单的车主们感到安心和兴奋,也向所有还在观望的潜在客户,以及所有的竞争对手,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不只是产品和技术了,更是生产速度、服务体验和用户心理的全方位比拼。

谁能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