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7座SUV终端价杀到12.45万,空间油耗体验全说透
前两天小区门口那家修理铺,老杨正掰着手指头跟我算账,说他外甥刚把思域退了定金,转身就提了辆大众7座SUV。问原因,人家一句话:“现在这车优惠太狠,合资都快和国产一个价。”其实不是个例,这阵子身边好几个邻居都在琢磨,要不要趁着这波价格战下手。
翻回去年,那会儿自主品牌的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比亚迪、吉利、长城轮番上场,大众这种德系老牌子一开始还挺淡定。结果没几个月,这台新款7座的大众(有人叫它途观L七座版,也有说探岳),官方标18.98万起,可实际跑到店里看——12.45万能落地,还带点补贴。这数字搁以前真不敢想,我记得2019年表哥买同级别车型还花了16万多呢。
空间咋样?这个事我是真试过。整车长度4735mm、宽1839mm、高1682mm,轴距2791mm。我175的个头坐第三排短途还能凑合,小孩更没问题。后备箱倒也不是那种鸡肋货色,把二三排放平后,上次帮隔壁大姐搬冰箱,两个人抬进去一点不费劲。有意思的是,有人总觉得合资车第三排都是摆设,但实际用起来,不至于那么惨——群里有位广州的哥们,他爸妈腿脚不好,每次周末接送还能顺便拉点菜回来。
不过你要是和长安CS75 PLUS或者吉利豪越比纯尺寸,大众并不占优势,比如豪越轴距2815mm。但怎么说呢,这台大众布局做得挺讲究:老人膝盖不会顶前排,小孩活动范围也够用。不像某些国产大七座,看着唬人,其实第二三排一坐就知道挤成啥样。
动力部分,一直是大家争议最多的话题。这台2.0T发动机最大190马力+320牛米扭矩,对应的是前驱为主加上7速双离合变速箱。有朋友吐槽双离合堵车顿挫,但据维修师傅老王讲,“现在的新款调校好多了,只要油门别太暴躁,用几年毛病很少。”市区实测8.6升上下班堵成狗能破9,高速开稳妥点基本就是7升出头。我自己感觉,比自主同级略高半升吧,不过胜在稳定耐造。
偶尔会遇到小毛病,比如低温早晨冷启动时变速箱轻微异响,但听4S技师说属于正常工况,只要按时保养不用瞎操心。另外还有冷门配置被忽略掉,比如方向盘加热功能,其实北方冬天特别管用;而且副驾电动调节也是标配之一,上回媳妇开长途直接睡了一路,她夸舒服来着。
底盘悬挂方面,是典型的大众风格: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据销售顺嘴一提,他们内部过连续通过减速带,比不少国产对手晃动幅度小很多。“底盘扎实”这词听腻歪了,但真遇见坑洼烂路才知道差别在哪儿。我舅舅单位分了一辆GS8,他自己私下嘀咕“高速超车发飘”,但换成大众以后明显稳当不少。不过反过自主对手智能化配置确实更花哨,大屏语音什么都有,而大众偏务实,不求惊艳但图省心耐久吧。
内饰智能系统嘛,中控屏幕该有都有,全系CarPlay/CarLife支持。芯片性能一般般,不追热点,不过导航、联网这些日常需求都满足。有趣的是,有一次朋友误以为没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其实隐藏在扶手箱下面,被布包住容易忽视。这种细节,也算是厂家的小心思吧。另外L2驾驶辅助也配齐:主动刹车、定巡航、全景影像等,该给的不落下。不过自动泊车反应慢半拍,有时候停车场拐弯干脆还是靠自己靠谱些——群友自测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哈!
安全性倒不用担心,全国C-NCAP碰撞五星认证,各类气囊和ESP一样没少。据4S售后的李师傅透露,今年他们店只接待过一起追尾事故,那客户只是保险杠换新,人都没事。所以整体来看基础安全感足够用了。如果非要极致黑科技只能选高配或另找新能源品牌去拼技术噱头喽!
养护成本这一块一直比较透明,小保700左右、大保1200元上下浮动,据本地汽修圈流传“大件坏不起”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零部件供应充足又便宜。不信你问问二道贩子,都抢着收这种车型做二手生意,因为残值率62%-65%(23年底某平台数据)比绝大多数自主强一些。而且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就是轮胎尺寸常规215/60 R17规格,好买又便宜,一条下来四五百搞定,不像某些进口冷门型号动辄千八百让人肉疼死……
缺点肯定还是有,例如选装包贵得离谱,多媒体升级想玩花活需要额外掏腰包,还有就是部分用户反馈雨刮器胶条易老化,两年不到就该换新的,否则雨天下雪玻璃糊一道印儿,看起来闹心。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算不上硬伤,用习惯之后自然懂取舍在哪儿啦!
最后插句闲话,我家楼下阿姨最近拿这台七座去郊区赶集卖水果,说满载一家六口再塞两筐苹果照样跑高速一点不虚,就怕限号查证件……生活里的烦恼远比参数复杂许多,可每逢夜深饭后一圈,总有人围绕那辆白色SUV讨论到底值不值。“德国货降价这么狠,是不是快撑不住?”“哎呀只认皮糙肉厚!”声音此起彼伏,到底谁香谁辣,还真难断句收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