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那种能坐下一大家子的六座大型SUV,竞争真是越来越激烈了。
前有理想L9靠着“奶爸神车”的定位站稳了脚跟,后有问界M9带着华为的光环打出了“科技车皇”的旗号,这两位可以说是在四十多万的价位上把市场分得差不多了。
就在大家觉得这个级别的竞争格局基本已定的时候,岚图汽车突然放出消息,要推出一款代号叫“泰山”的全新混动SUV。
光听这名字就挺有分量,但更让人吃惊的是它公布的配置,简直是把目前市面上能想到的高科技玩意儿全给装上了:四个电机、四颗激光雷达、800伏高压快充平台。
这阵势,不像是来参与竞争的,倒像是来重新定义竞争规则的。
不过,面对这么一堆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技术,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也得打个问号:岚图这么做,是真能给咱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用车体验,还是说只是为了博眼球,搞了一堆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后成本还得咱们消费者来承担呢?
咱们先来聊聊那个最引人注目的配置,四颗激光雷达。
现在的高端智能汽车,激光雷达几乎成了标配,它就像是汽车的超视距眼睛,能看得比摄像头更远、比雷达更准,特别是在晚上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
市面上大部分高端车型,比如理想L9和问界M9,用的是一颗位于车顶的激光雷达,已经足够实现很高水平的城市辅助驾驶了。
蔚来的一些车型用了三颗,分别在车顶和前翼子板,就被认为是感知硬件的顶流了。
可岚图泰山这回,直接在车顶放一颗,两个前翼子板各放一颗,甚至车尾还加了一颗,凑齐了四颗。
从理论上讲,这套系统能实现360度无死角的精准环境感知,车子周围任何一个角落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岚图方面也说,这套系统能探测到300米以外的物体,这对于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提升,或者是在路口处理一些复杂的突发情况,比如突然窜出来的行人或电动车,肯定是有巨大帮助的。
但问题也来了,对咱们日常开车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比如说,在自家小区里找个车位倒车,或者在窄路上掉个头,现在成熟的360度全景影像加上前后左右的超声波雷达,已经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
为了应对那百分之一的极端情况,就上这么一套成本高昂的系统,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毕竟,一颗高性能激光雷达的价格可不便宜,四颗加起来的成本恐怕就要好几万块钱,这笔钱最终都会体现在车价里。
所以,这四颗激光雷达究竟是真正实用的安全保障,还是一个为了在宣传上压倒对手的营销噱头,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再来看动力系统,同样是“堆料”到了极致。
四个电机的布局,意味着这台车的四个轮子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立的动力来源。
这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是跑得快。
它能实现一种叫做“扭矩矢量控制”的技术,说白了,就是电脑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每个轮子出多大的力。
举个例子,你在一个湿滑的弯道里转弯,普通汽车可能会感觉车子要往外甩,这时候车身稳定系统会通过刹车来帮你纠正。
而四电机的车,它可以通过给外侧的轮子多一点力,给内侧的轮子少一点力,主动地、平顺地帮你把车身姿态调整过来,整个过程又快又稳。
岚图宣传的“原地掉头”功能,也是靠这个技术,让左右两边的轮子反着转,像坦克一样,对于一台长度可能超过五米的大车来说,在狭窄的地方挪车会变得非常方便。
从数据上看,单个电机的扭矩就达到了惊人的680牛·米,这动力储备比特斯拉的顶级性能车Model X还要强悍。
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一台主要用途是带着家人出门的六座SUV,真的需要这么强的动力和操控性能吗?
绝大多数时间,它都是在城市里平稳地行驶,这种动力可以说90%以上都是过剩的。
当然,技术储备总归是好事,配合上全主动悬架,过个减速带什么的应该会非常舒服,这对提升乘坐体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是,这套复杂的系统也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潜在的维修风险,这些都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接着我们看看它的充电和续航,这里岚图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
它用上了目前最先进的800伏高压平台,好处就是充电特别快,理论上充电五分钟就能增加二百公里的续航,能大大缓解充电等待的焦虑。
可问题在于,要实现这么快的充电速度,你得找到专门的800伏超充桩才行,现在这种充电桩的数量还非常有限,远不如普通的快充桩普及。
如果你在外面找不到这种专用的充电桩,那这个800伏平台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电池容量上,岚图泰山只给了一块63度的电池。
要知道,它的竞争对手问界M9的电池都快到100度了。
为什么岚图敢用一块相对小一点的电池呢?
因为它是一台增程式混动车,车上还带了一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一样,在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启动发电。
岚图的想法可能是,用这块63度的电池满足大部分人日常在城市里的纯电通勤,这样可以降低车子的重量和成本;真要跑长途了,就用增程器,也就没有里程焦虑了。
这个思路本身很合理,但对于一些追求“大电池”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觉得这块电池有点小,心里不太踏实。
最后,所有这些顶级的硬件,最终能不能发挥出效果,还要看软件,尤其是智能驾驶系统。
这次岚图选择了和华为合作,用上了华为目前最高端的ADS Ultra智驾方案。
有华为的技术背书,再加上四颗激光雷达的硬件支持,理论上岚图泰山的智能驾驶水平应该会非常高。
但软件好不好用,光看宣传是没用的。
就像有些车主反映的,即便是现在一些公认智能驾驶做得不错的品牌,它们的自动泊车功能在一些光线不好或者标线不清的停车场里,也还是会偶尔出错。
华为的系统在问界车上已经证明了它的强大,但装到岚图这台全新的车上,匹配和调校得怎么样,实际用起来会不会有卡顿或者识别不准的情况,这都需要等车子上市后,经过大量用户的实际检验才能知道。
毕竟,对于智能驾驶来说,用户要的不是偶尔的惊艳,而是持续的稳定和可靠。
总的来说,岚图泰山这台车,从头到脚都透露着一股“技术狂人”的气质,它想用最顶级的硬件配置,去挑战一个已经被理想和问界牢牢占据的市场。
它的价格估计也不会便宜,很可能在三十八万到四十五万之间。
在这个价位上,消费者的选择很多,为什么要选一个新品牌的新车型?
这就要看岚图最终能不能把这些堆砌起来的黑科技,转化成普通消费者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并且愿意为之买单的优秀体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