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燃油车大调整,发动机业务“插刀”出局,但东风本田供货真不受影响吗?

东风集团燃油车大调整,发动机业务“插刀”出局,但东风本田供货真不受影响吗?

01

东风集团燃油车大调整,发动机业务“插刀”出局,但东风本田供货真不受影响吗?-有驾

先聊个冷知识。

上个月我们编辑部的朋友刚好去武汉东风本田工厂参观了。

茶歇时,有个本地师傅随口说了句:现在汽车厂都在闹新能源转型,谁还敢押一堆燃油产线啊。

东风集团燃油车大调整,发动机业务“插刀”出局,但东风本田供货真不受影响吗?-有驾

这话说得一点不夸张。

我们这边收到消息,东风汽车集团干脆打包要把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股权拿出来卖,一口气就是50%。还是挂牌的那种,价钱到现在还没定。

地点在广州黄埔区广本路。股东阵容是东风本田、本田技研工业还有本田技研中国投资。以前对半分,这次东风把自己的那一份直接甩了。

东风集团燃油车大调整,发动机业务“插刀”出局,但东风本田供货真不受影响吗?-有驾

有些人搞不清:这是不是东风本田要断供或者打算跑路了?

说人话就是,东风集团就是调整下燃油车的家底,没打算让东风本田的整车少一颗螺丝。

02

那发动机公司50%的股权,卖掉对整车有影响吗?

我查了下结构。

东风本田和东本发动机是两家公司,互相独立。

东风本田自己拥有整车产能,发动机配套也早同步建好了。

他们一直就是各干各的,各自负责产线和销售。

卖股权本质上是东风集团在自己的资产表上做减法,和东风本田的实际配件供应没啥关系。

你要说会不会影响未来的配套能力,我觉得还是问题不大。

毕竟现在整个燃油车市场都在萎缩。

会不会有啥后招?这个只能说以国内新能源发展速度,谁都不敢拍胸脯保证百年不变。

但当前零部件供货,没啥可担心的。

03

为啥突然就把发动机生意甩了?

背后逻辑很简单。燃油车现在不好混了。

广汽本田2024年上半年卖了15.5万辆,同比跌了25%。前年巅峰78万辆,今年只剩47万。

净利润更惨。2020年还是124亿,到了今年只剩18亿。

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日子也都一般。

数据一看,不优化资产是真要被拖死。

燃油车利润薄,销量下滑,新能源车销量却一年猛增三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能到1548万辆,全市场渗透率有望干到56%。

钱往哪挣,眼睛明一点都知道,该往新能源上靠。

去年本田中国干脆关掉两条整车生产线。

武汉的东风本田和广州的广汽本田,也早就把产能向新能源工厂倾斜。

东风集团最近还把纳米、奕派、风神三大品牌合并了,成立东风奕派科技。

连岚图汽车都去收购了武汉东风日产的工厂,有一百二十万平米产地,根本就是给新能源预留的。

说到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资源需要重配。这波发动机股权出售,就是东风集团为整体大转身做的铺垫。

04

那东风本田会不会有后遗症?

编辑部聊的时候,有人抛了个疑问。

‘卖了发动机公司,万一将来想自己研发点特别的发动机咋办?’

我做了个技术比喻。

说白了,这就跟厨师卖了专属的食材工坊,但菜单还是老样子。只要供应链还在,日常做菜没啥影响。

现在混改趋势,大家都把重资产甩出去,轻装上阵做品牌和渠道。

就算以后真要自己研发,全行业其实也早把目光放在电驱动和平台化了。传统发动机性能提升空间不大,已经不是市场核心。

而且东风集团现在在研发、品牌、市场营销投的钱是加大的。目的就是把钱往新能源和自主品牌身上砸。

盈利肯定波动。

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新能源销量20万辆,涨了三成多。

但总体销量82万辆,同比跌了快15%。

净利润预警,下半年只剩三千万到七千万,比去年砍了九成。

原因嘛,主流合资非豪华品牌都在掉队,燃油车业务下滑太猛。

这种情况下,你要是还死磕发动机公司,压力只能更大。

05

说到底,保存实力、避免无效投入,才是硬道理。

股权卖掉,对东风本田现在的日常运作没啥影响。

东风集团和本田依然会提供支持。

燃油车资源瘦身,就是为了让新能源更有力。

全行业大趋势,谁都躲不开。

普通车主关注的还是车能不能买,供货稳不稳。

技术本身问题不大,市场走向才是关键。

这年头,大集团日子也不好过,胆子大一点调整,明年后年看起来可能还要起风。

但有一点我得提醒大家。

未来你要买燃油车,得睁大眼。超级热门车型供货有风险,新能源趟水也要多做功课。

市场变化太快,别跟前两年一样‘闭眼买’。

多留一份警醒,多省一笔冤枉钱。

这才是玩车的硬道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