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

说到车顶上那几坨凌乱的激光雷达,有次去洗车,邻居老刘还拿着喷枪对着我那雷达忿忿,“哎,这玩意能不能拆了?占地方不说,一团糟,跟以前我家收音机天线似的。”确实,现在车顶安了个包,整个利落的溜背线条瞬间毁了。原来以为只有我介意,后来微信群里张工吐槽:“我女儿第一次看,说像理发器,啥设计嘛。”逗归逗,这块“犄角”影响的不只是美观。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碰巧前阵子,问界M7在群里被提起,说有新激光雷达方案,叫Limera,硬是把那坨家伙从车顶搬进了车里,左看右看,好像直接嵌到了前挡风玻璃里面。位置就跟后视镜背后挨着的摄像头似的。一车友截屏“你看,雷达和摄像头合体了”,有点神似手机前置镜头,只不过多了个黑点。

小崔是汽配厂做安防的,他分析,“其实激光雷达放车里,最直接好处是不用天天擦了。外头风沙泥巴虫尸一大堆,堵住了就得人工清理。放进挡风玻璃后头,司机擦玻璃顺便算一起,不用特地管这纸牛雷达头。”不过也有个别师傅嗤之以鼻,“又不是天天下暴雨,这科技就当噱头吧。”这事吧,到底值不值得,大伙见仁见智。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但有一点容易忽略——这回雷达的长相跟以前那大长方块全变了,原本顶上的半固态是像小电视屏一样的大窗户,现在只剩个小圆孔,跟大众家里安摄像头差不多。合着往车内一塞,尺寸大大缩水。有次去4S店看实车,销售顺嘴一句:“新雷达用的是固态的,少了转镜,小巧不少。”也就是说,外面那个半固态有转镜,体积大,但探测性能更强。新塞进车里的这个,估计就没法那么远看,最多算个补盲。

有车友翻出华为192线那个半固态,说是主打大视场角,扫描面积方方正正,探测距离也远的很,销售吹牛都说能看250米。在维修师傅眼里,“半固态雷达最大毛病就是尺寸大、加上有点噪音,宅在车窗里就不太合适”。而固态的雷达,静音得很,说白了更低调。以前尊界S800那种,圆孔结构,激光发射和接收分开,跟开闪光的相机类似。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把固态雷达当主力——就像把电烤箱当主灶台,还没到最佳地步。车友群里老杨曾提,“固态雷达探测距离、分辨率和半固态比还是差点意思,业内都默认适合侧向或后方补盲,不是前方主力。”但最近进步也快,据说禾赛的ET25试过半固态舱内雷达,不到3厘米厚,探测250米没啥压力,还有卓驭(大疆)新品集成三摄一起用,算法更极致,但坊间传闻成本降了三四成,都还没大规模上车。

低配高配怎么搭法也是门道。Limera这款雷达,实际上用在问界M7的低配,替掉原本只有摄像头的方案。高配还是那套192线半固态雷达,什么ADS 4顶配智驾,老主力还在。新雷达晚上能认30厘米高的障碍,百公里急刹那都没错过,补了原来纯视觉方案夜晚弱项。销售在群里偷偷说,“城市NCA基本没问题,但细节还得等等看量产。”这就像给低配装了把大号手电筒,夜路不怕摔坑。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其实,大伙不光是关心雷达好坏,技术和匹配细节才是心头痒痒事。大部分人不知道,激光雷达砍到车窗里,必须让激光透过玻璃,一层阻挡就能让本来能看200米的雷达只剩100米。原厂玻璃还得改造,调低反射率、加镀膜、甚至做得薄些。上次修理店张师傅喃喃:“就这么薄,硬度行吗,碎了保险包不包?”也有说车里5G信号跟毫米波雷达撞一起,偶尔干扰得点云叠影,图像失真,不处理还真会闹笑话。

当然,不同品牌方案取舍也妙,有的拼低成本小体积,有的追求算法和摄像头“共光路”,就是干智能视觉合体的事,这也是厂家的设计偏好。就像我街坊在朋友圈调侃,“有钱直接上高配,不差钱就图个安静小巧,雷达好坏还是要看谁用得爽。”不过,行业内幕也说固态雷达成本并不低,很多车厂还在犹豫,等2025新一批方案出来可能才真正普及。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最近,听说小区老赵的新M7低配到了,特意过来展示舱内雷达。掀开镜盒子,一堆孩子围着看,整天笑他“太空战士”,自己捣鼓着就很得意,说出门刮风下雨不用擦雷达,这事在家都能吹两句。后续要是雷达点云出问题,估计维修师傅又要埋怨玻璃不好配,保险柜每年都见新玩意,汽车圈就是这样一直折腾。

前几天夜里有辆问界在小区路口,雷达果真没认出突然窜出的狸猫,刹车声响得整个院子都听见。第二天群里又吵起来,有人觉得新方案有点水,也有人说摄像头还是不够智能。你说到底选高配顶级舱外,还是安静实用的新一代舱内方案,似乎没人能说准。反正车雷达这东西,三年一换,比手机还新鲜。下回再榜新上市,估计又能让修理师傅饭后多几句闲聊。

问界M7舱内雷达,深夜识狸猫不尽如人,车友议论技术短板-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