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要在东京车展上整活儿了。
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子古典主义的倔强,或者说,头铁。在这个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车造成一个会移动的iPad Pro Max Plus的时代,马自达还在跟你聊“驾驭乐趣、为地球带来欢笑”。讲真,这话术听起来就不像2024年该有的,更像是从上个世纪的汽车杂志里,被压缩毛巾泡开之后直接拿出来用的。
整个车圈现在是什么环境?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是掀桌子大赛。这边比亚迪秦L把油耗干到2字头,直接把日系混动的老底都给掀了;那边蔚来发布乐道,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核心逻辑只有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修仙大战里,马自达在干嘛?它在“不务正业”。
我们来看看马自达这次拿出来的核心神龛,是一款所谓全球首演的概念车。牛不牛?听起来挺牛的。用的什么技术?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和藻类来源的碳中性燃料。
坏了菜了。
这技术思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回来给你点个赞。在一个人均续航焦虑,充电桩比厕所都难找的时代,你跟我聊藻类?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年人,我关心的不是我的车烧的是海带汤还是紫菜汤,我关心的是下个月的车贷,和我儿子能不能考上重点小学。这玩意儿就好像世界大战都打到巷战了,所有人都在拼刺兵,你突然掏出一个祖传的弹弓,说你看我这个弹弓,用的是千年紫檀,皮筋是天山雪莲做的,不仅环保,打出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就问你怕不怕?
怕,怕你心态太好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不是被你吓的,是为你感动的。这种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周一的早上。
然后是量产车,新一代CX-5。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换上了15.6寸中控大屏,内建Google功能。
666。
这操作就属于典型的,班里同学都开始用ChatGPT写论文了,你还在骄傲自己学会了五笔打字。不是说五笔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大人。现在大屏就是汽车界的豆浆油条,是标配,不是什么加分项。你马自达现在才想明白要给用户一个大屏,就好像一个原始人终于发现了火的用法,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去跟一群玩激光炮的未来人炫耀,“你看,我会生火了!”。这简直是把人当傻子耍!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一种错位。马自达总觉得,我把机械层面的东西做到极致,你们就应该感动,就应该掏钱。它就像一个理工直男,坚信只要我代码写得好,逻辑够严谨,姑娘就应该爱上我。但他不知道,姑娘可能只是想要一个包。
你跟他聊智能座舱,他跟你聊人马一体。你跟他聊自动驾驶,他跟你聊GVC加速度矢量控制。你跟他聊冰箱彩电,他跟你聊创驰蓝天。典中典了属于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马自达干的事儿,难道不蠢吗?大家一起蠢,才公平。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马自达这种坚持,有它独特的“玄学”光环。就像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就像特斯拉,会买的人根本不关心什么内饰做工。马自达最值钱的,就是那股“我懂车,你们这群凡人不懂”的劲儿。买马自达的人,买的不是车,是一种身份认同,是一种对“驾驶本源”的信仰。
我之前开过朋友的昂克赛拉,那个变速箱,那个底盘,讲真,确实有点东西。在过弯的时候,你真的能感觉到车是“活”的。但这种“活”,在日常通勤堵车堵到心态爆炸的时候,有什么用?它能帮你自动跟车吗?它能给你放个电影吗?都不能。它只能让你在一年可能都开不了一次的盘山公路上,获得零点几秒的快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你都能忍,甚至还能帮它找补。
但这种坚持,说难听点叫不识时务,但说好听点,确实有一种古典的悲壮感。它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道理:在绝对的性价比和时代洪流面前,所谓的“小而美”和“情怀”,最后都会变成一个笑话。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马自达研究了半天的驾驶乐趣,可能还不如人家一套好用的L2辅助驾驶来得实在。
我最近在琢磨阳台上的多肉怎么又养死了,可能跟马自达研究转子发动机是一个道理,都是一种执念。
所以,马自达在东京车展的这套操作,不是毫无激情,而是激情用错了地方。它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一个枪炮横行的时代,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他自己觉得功力又精进了,但在外人看来,一枪撂倒的事儿,你整那么花里胡哨干嘛?
最终,马自达会输吗?废话,当然会输。但它会死吗?可能不会。因为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就喜欢这种头铁的感觉,就吃它这套“玄学”。这不叫买车,这叫供养一个梦想。而梦想,本来就是不讲道理的。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