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

说的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奔驰,对,就是那个咱们印象里代表着豪华和身份的“大奔”,居然开始玩起了“大甩卖”。

就拿它的入门车型奔驰A级来说,有些地方的报价已经降到了十二三万,这价格,说实话,跟咱们很多国产车都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按说这么大的优惠力度,买车的人不应该排起长队吗?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可奇怪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就在这种“跳水价”的背景下,从上海到杭州,再到唐山,全国好几个地方都传出了奔驰4S店关门歇业的消息。

这就让人纳闷了,一边是拼命降价想多卖车,一边却是经销商干不下去关了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可是奔驰啊,百年的汽车品牌,曾经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之车,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其实挺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来说,价格不仅仅是个数字,它更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

大家为什么愿意多花钱买奔驰?

除了车子本身的机械性能,很大程度上是在为那个三叉星徽的标志,以及它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面子买单。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这是一种无形的价值。

现在,这种价值正在被大幅度的降价所稀释。

你想想,当一台奔驰A级的价格,已经和本田思域、大众速腾这些家用车差不多的时候,它在你心里的“豪华”分量还剩多少?

这就直接导致了两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伤了老车主的心。

那些去年甚至半年前才花二十多万买了同款车的车主,看到现在这个价格,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感觉自己成了“大冤种”,被品牌“背刺”了。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自己手里的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会掉得非常快。

这样一来,品牌的口碑和用户忠诚度就受到了严重损害,以后谁还敢放心地买你的车呢?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第二个问题是让想买车的新客户也开始犹豫了。

一个品牌如果天天都在降价,就会给人一种“不值钱”的感觉。

很多人的想法就会变成:“既然今天能降三万,那我是不是再等等,下个月说不定还能再降两万?”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叫“越降价越没人买”。

大家都成了观望者,等着价格降到最低谷再出手。

车卖不出去,最难受的就是4S店。

厂家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会不断地给经销商压库存,车子堆在仓库里,每天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在烧。

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只能硬着头皮降价卖,可能卖一台车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要亏本。

这种持续亏损的状态,时间一长,资金链一断,除了关门还能怎么办呢?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所以,这种看似为了救市的降价,实际上却像一把双刃剑,伤了市场,也伤了自己。

当然,如果仅仅是价格问题,还不足以让一个百年品牌如此被动。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整个汽车市场的风向,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而奔驰似乎有点没跟上这股新潮流。

这股新潮流的核心,就是新能源和智能化。

咱们可以回忆一下,十年或者五年前,我们评价一辆好车、一辆豪华车,标准是什么?

我们可能会聊它的发动机是V6还是V8,变速箱换挡顺不顺,底盘开起来感觉扎不扎实,内饰用的皮料好不好,木纹饰板是不是真的。

在这些传统领域,奔驰绝对是顶尖高手,积累了上百年的功力。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但是现在,你去问问身边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准备花三四十万买车的消费者,他们在乎的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会问,这车的中控屏幕大不大,用起来卡不卡?

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听懂我各种口语化的指令?

自动驾驶功能好不好用,在上下班堵车的时候能不能帮我省点心?

有没有大屏幕、舒服的座椅、车载冰箱这些享受型的配置?

这就像我们以前用诺基亚手机,觉得能砸核桃就是质量好,但现在我们用智能手机,在乎的是系统流不流畅,APP多不多,拍照好不好看。

标准已经完全不同了。

在“智能体验”这个新赛道上,我们的国产品牌可以说是异军突起。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以华为、理想、蔚来、小鹏这些品牌为代表,它们把汽车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无论是像平板电脑一样流畅的车机系统,还是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越来越可靠的智能驾驶辅助,都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当消费者体验过这些之后,再回到同价位的奔驰车里,看着那个尺寸不大、反应也算不上快的屏幕,用着那个功能相对基础的辅助驾驶系统,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

会觉得这个“豪华”,似乎更多地停留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层面,而在更重要的软件和体验层面,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奔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了自己的EQ系列电动车,但市场反响普遍平平。

很多车型被认为是“油改电”,也就是在原本燃油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无论在续航能力、内部空间还是智能化程度上,都比不上那些从零开始研发的纯电平台产品,但价格却依然保持着豪华品牌的“自信”。

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并不买账,最终还是只能靠大幅优惠来清理库存。

在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国市场,奔驰这样一个巨头,却依然严重依赖燃油车来维持利润,这本身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奔驰狂降价至12万,多地4S店却接连倒闭,背后原因令人震惊-有驾

最后,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心态变了。

过去,开一辆奔驰车,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那个三叉星徽标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买得起豪华车的人越来越多,它就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罕了。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品牌越来越有信心了。

当我们看到比亚迪的车能原地掉头,问界的车灯能在地上投出斑马线,理想的车能变成一个舒适的“移动的家”时,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

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国家造的车,在技术上、在体验上,已经不输给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那些传统国际大牌。

因此,现在开一辆优秀的国产新能源车,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反而成了一种时尚、懂车、有品位的体现。

消费者的观念从过去的“只看品牌”,转变为现在的“更看重实际体验和价值”。

当品牌的光环效应减弱,而产品本身又没能在新的竞争维度上提供足够的吸引力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奔驰今天遇到的困境,并非偶然,它是市场规律、技术变革和消费者心态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