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

讲真,川崎老师最近是刚通上2G网吗?还是说日本总部的网线被哥斯拉踩了一脚,导致反射弧比三体人脱水晾干再泡发的时间还长?

这事儿得从一个预告片说起,一个神神秘秘的预告片,主角是一台藏在木箱子里的拉力车。木箱上写着“Life’s a Rally, Ride It”,还特意标注“est. 1991”。好家伙,这波情怀牌打的,就差把91年的古董磁带塞你手里了。这意思不就是明摆着说,我们要复活当年那个中小排量的KLE系列了嘛。这操作,典中典了属于是。去年米兰车展就这么吊着胃口,今年还来,你们这是在做车,还是在拍《走近科学》?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不管是叫KLE500还是Versys 500X,这名字不重要,爱叫啥叫啥,叫“川崎·翠绿闪电·异界穿越版”都行。重要的是,川崎终于“悟了”,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叫Versys 300X的爆款,那台车当年除了动力弱鸡了点,其他简直就是完美。我们这帮中年人,从头发还茂密的时候就在喊,求求了,给个400的发动机吧,我们肯定买爆。结果呢?川崎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们的请求已收到,但我们决定已阅不回。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现在,当年的忍者400都进化成忍者500了,这台“Versys 400X”的究极进化版,才扭扭捏捏地从幕后探出半个脑袋。这速度,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再看看这台车透露出的那点可怜的细节,我甚至怀疑川崎的设计师是不是被春晚小品组集体附体了,突出一个“凑合”。前轮单碟刹配个日清卡钳,后摇臂是朴实无华的大方管。朋友们,这是什么年代了?现在国产电驴都开始上双碟刹了,你一个预估售价四万五的进口拉力,给我整个单盘?这跟请客吃饭只上一个拍黄瓜有啥区别?羞辱谁呢?

还有那个下置排气,跟Versys 300X一模一样。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300X的人,我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个排气唯一的用处,就是在你过一个稍微深点的水坑时,精准地把水灌进去,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水冷排气”,顺便把它变成一艘性能优异的潜水艇。这设计,三体人看了都得从ETO离职,因为地球科技实在是太难懂了。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这台车的“心脏”,大概率就是Ninja 500和Z500上那颗新的451cc双缸发动机。讲真,这颗发动机本身没毛病,甚至可以说是川崎近几年的良心之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属于那种“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劳碌命。但问题是,你不能因为这块砖好用,就拿它去盖皇宫啊。车架大概率还是300X那套修修改改,配个前21后18的辐条轮。整个感觉就像什么?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配置一亮出来,水一泼,哦,就这么点东西。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最核心的问题来了,价格。我们大胆猜一个,参考Ninja 500的定价,这台泰产的“新车”落地价起码得奔着4万5去吧。

4万5。

4万5。

4万5。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写到这里都觉得有点替川崎尴尬了。这剧本,三流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现在的车圈,尤其是拉力车这个细分市场,已经不是田忌赛马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国产厂商们的玩法是什么?是掀桌子。什么叫掀桌子?就是当大家还在研究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好吃的时候,有个人直接冲进来说,我不吃了,然后把整个餐厅给炸了。

你卖4万5,给个单薄的异步双缸,单碟刹,下置排气。国产厂商在这个价位能给你什么?能给你800cc的动力,能给你前后布雷鲍卡钳,能给你KYB全可调减震,能给你弯道ABS加TCS,能给你TFT全彩投屏仪表,恨不得再给你配个电子防抖云台让你拍视频。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降维打击,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冲锋。这还怎么玩?!啊?!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当国产都在掀桌子,川崎端上一盘馊饭还卖4万5,凭什么?-有驾

我记得当年骑Versys 300X的时候,我头发还比现在多点,那会儿我们就在车友群里P图,把400的发动机P上去,天天意淫。如果川崎那时候就推出Versys 400X,绝对是封神之作,是那个价位的唯一真神。但现在,它迟到了太久太久。市场,早就不是那个市场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台车,真的会有人买吗?

会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才是最魔幻的地方。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讲理性的。总有一些品牌,它卖的不是产品,是玄学,是信仰。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是那个三叉星;苹果最牛的不是芯片,是那个被咬了一口的logo。

川崎也是。

会买这台车的人,他根本不看配置单,甚至会主动帮你把那些“寒酸”的配置合理化。“单碟刹?够用了,双碟多重啊,影响操控。”“下置排气?重心低,操控好,谁没事天天去过河啊。”“动力?450cc黄金排量,新手友好,老手够用。”

你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他们的购买决策,压根就没走大脑的逻辑区,走的是心脏的情感区。他们要的,就是在停好车之后,回头看一眼那身标志性的“川崎绿”,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他们买的不是一台交通工具,是一个图腾,一个精神寄托,一个能证明自己“很懂”的勋章。

所以,川崎这波操作,看似愚蠢,实则精准。它压根就没想跟那帮掀桌子的国产厂商玩,人家玩的是粉丝经济,是品牌玄学。它就是在对那帮最忠诚的信徒喊话:“看,你们要的东西,我给你们了,虽然晚了点,但它终究是绿色的,也姓川崎。现在,献上你们的钱包吧。”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一种近乎宗教的、不讲道理的、甚至有点扭曲的力量。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反正我不懂。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