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得说,近两年的行业变化真像打了鸡血,增程技术在逐渐退火。去年还一片看好,谁知道今年突然就凉了几成。你知道吗?去年我这邻居大哥,那会还一脸坚信增程最后的胜利——说:到头了,短途用纯电,长途用增程,双管齐下。他还买了两台增程车型,一辆理想,一辆问界。现在嘛,他都嫌上次邻里聚会被纯电党吐槽充电麻烦,开始怀疑增程是不是已经走到尽头。
但我用手感识别——去年这个时候,增程还是那个硬核的过渡技术。估算一下,去年1-7月,增程车型的销量大概占整个新能源销量的11.55%(数据样本少,估计误差±1个百分点)。纯电比重刚好60%以上(估算,少数厂家又快又准充电的感觉),这比例摆明了,增程在逐步让位。反应快一点的,增程变得有点像个过渡品——尤其是在研发上,靠8.0打底、大电池逐渐崭露头角。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问界M9的销量,三月份增程几乎归零——你想想,同行朋友说,问界的增程车销量去年还占了64%以上(这是售点走货情况)。是不是觉得市场其实没那么不堪?大厂还在推,是在做减法,但同时也在补强——比如吉利极氪用上浩瀚超级电混,还用了800V快充,让纯电续航达到450km。问到这里,我心里想:为什么谁都觉得增程都要死了,因为它不能纯电么?但仔细想想,也许只能说:增程正从1.0进入2.0的升级阶段。——你说,为什么大电池还要加增程?难道只是多拼点续航,还真有人相信600km就能稳住市场?估算一下,按照现在高速充电、超快补能来说,1500km的综合续航其实并不遥远(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们看看供应链,就像拼拼拼积木。大电池架构越叠越高,增程技术变得像油箱的升级版。比如:智己的恒星电动系统支持268kW快充,15分钟多跑300多公里 ——你说,这是不是直指纯电+快充的黄金时代?但我心里也在琢磨:那万一人们还是喜欢长途旅行,纯电续航达不到怎么办?于是,增程式的融合路线就出现:传统插混的优势融合,跨界变成超级增程。比如极氪用浩瀚方案,仿佛是给电池装了个加油站。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其实增程2.0还在继续折腾,也不知道是不是走得太远,忘了回头。我只是觉得,尤其是理想这帮重仓增程的,换来的是销量的滑铁卢。像今年,7、8月,理想销量连续掉了两成多,市场占比还在持续走低。是不是意味着,这套路要崩?——别急,这就像吃饭,靠的是稳住基本盘。比如零跑的纯电车型逐渐成熟,销量占比也开始逆袭。而问界增程车型,依然占半壁江山。这就比如有我心中知道的秘密——增程这事,未必一刀切死,而是在洗牌。
我找了个细节:上个月我妹妹说,我去年买的理想L9,平时用纯电部分都在200多,我心想,真不赖。可是那也意味着,一方面,用户喜欢长续航,另一方面,厂家用超级电池和快充在争夺市场份额——他说:充电快,续航够,平时用省心。这其实也是个得不偿失的问题:快充做到了,但能耗和成本也是个大算账。充电一小时,能得到350公里续航。心算的话,按电价0.5元/kWh,充满一次大电池(估算75kWh,贵点的话100kWh)大约花费37.5到50元,能跑600公里,百公里成本大约8-9毛,挺划算。
我粗看市场:问界销量能保持这个比重,似乎增程还挺稳。那我好奇,还会继续这样走下去么?——其实我觉得:只要纯电+大电池能做到600公里上限,增程就变得可有可无。你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用考虑增程?,我估算:大概三四年后,普通家庭用车600公里已成标配,增程就像过渡期的工具,慢慢变鸡肋。
说到这,当然不能忽视市场的心理——用户看重的是你能跑多远?充电有多方便?。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补足不足,才是王道。我有个朋友,汽车销售,说:去年客户问我,车子能跑多远?要不要装个大电池?我就笑:大电池当然好,可是价钱还能否接受?——买车,还是看实际使用惯。那我是不是觉得,增程逐渐退火的背后,是用户的需求变了?或者说,是技术突破让纯电够用成为现实?有个问题我还没想清楚:未来到底谁在主导这局?是制造商?还是用户需求?还是国家政策?这就像那个老问题:充电桩是不是还够用?
这会儿我又想到:这些年,谁在真正推动产业变革?是技术,还是市场?似乎,技术的进步就像买菜买多了,车子也能用得更长久。我心里总觉得:真正搞未来派还得看用户体验。有人说:600km的隔阂以后就不存在了。我觉得,或许只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就像我昨天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在车里闻到一股新车味,还真有点未来感。
我问自己:增程式是不是要变纯电化?其实我感觉:未来的增程技术就像厨房里的调味料,用得好,是增值神器。用得差,只会添堵。市场会告诉我们答案——谁能在这场变革中占得更多?
你看,现在新车厂都在追求大电池+快充补能,增程只是变身的桥梁。我反复琢磨:是不是最终,只有纯电+大电池才能笑到最后?还是说,增程会成为另一种被接受的选择?这个问题,留给时间去验证吧。
说到我心中那点猜测:也许增程走到今天,是技术瓶颈的堆积,也是市场需求变迁的反映。没细想过的猜测——或许,增程未来的样子,会变得和直喷油发动机一样:在某些细分市场,比如长途货运,还会被用上。
你觉得呢?未来的车,会不会变得只要纯电不就好,而增程渐渐成为历史的落幕?那天在充电站,我站在快充桩旁边,仔细看着那几台纯电车快速补能,心里还在想,这才是真正的电动未来。突然有个想法:真要完全靠纯电支撑,未来可能只有一类人在用车。——我还没把这话说完,就被旁边一位修车工打断:车这样用,根本不用担心油耗问题。你感受到这里的小情绪了吗?有点像我就不信这个市场就只有单一的答案。
总之吧,增程技术的命运,真像个不断变身的魔术师。它在升级、倒退、融合。未来会怎么走?或许只剩下一个答案:精进,或者归零。
这次,我突然想问你:你会不会为了更远更快去追求那一点点车内的未来感?或者,还是惯了充电的日子——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惯了在家就能跑600公里的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