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口欧洲,ATA单证册提供便利,过关流程更高效

这次中国车企在欧洲参展,说实话,真的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也挺让我感慨的。

以往我们提到中国汽车,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便宜”“低端”,甚至很多人觉得中国车能不能走出去都是问题。

可现在呢,最近几年中国车企不仅在国内搞得风生水起,新能源车和智能化领域都做得很不错,这回还能带着自己的新技术、最新款车型直接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世界级客车博览会,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中国车企出口欧洲,ATA单证册提供便利,过关流程更高效-有驾

就是我们的车企能这么顺利地把展品拉到欧洲去,能这么快地办下所有手续,还能在当地两小时搞定入关,这背后的ATA单证册作用真是太大了。

说实话,过去咱们要是出国参展,车企要搞一大堆手续,找各个部门盖章,还要等好几天甚至好几周,真是挺麻烦的。

咱中国车企业想要第一时间在国际舞台亮相自己的最新产品,有时候都被通关流程拖后腿。

以前大家都说,欧洲市场人家自己的本土品牌先发优势太大,我们中国车想要赶上根本很难。

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咱们中国车企进步真不是吹的。

像比亚迪这次,全球首发三款新车,带着自己的刀片电池技术和一体化底盘技术,直接在展会上露面。

按照以前的流程,根本不可能这几天就把车运到欧洲,还能跟欧洲本地企业同步首发。

现在有了ATA单证册,直接一站式通关,六天时间就搞定,从申请到卸车一点都不拖沓,这不光是展会的速度,实际上也是咱们车企对全球市场节奏的适应能力。

这种通关效率的提升,其实本质上就是中国车企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了。

过去别人一提国际展会,大家都觉得这事很奢侈,谁能去参展、谁能把车运到展会现场,那都是大公司的事,普通企业很难负担。

可现在,咱们通过用好ATA单证册,不仅能省时间,还能省钱,甚至连高额押金都能通过信用评估减免。

像威驰腾公司这次就通过信用评估,直接免了高额押金,流动资金一下子腾出来了,省下的钱还能投入到后续合作,这完全是把“参展”变成“常规操作”,甚至可以说是“快消品”一样,谁有新品谁都能说走就走。

我觉得这个事其实特别能说明中国车企的变化。

中国车企出口欧洲,ATA单证册提供便利,过关流程更高效-有驾

现在咱们不仅产品技术进步了,连业务流程、参展节奏都能和欧洲本地车企对标,甚至有时候还比他们快。

这不光是面子上的事,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比如这个ATA单证册,让咱们企业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少走很多弯路。

你想啊,一个车企要是真得花十几天、几十万押金去参展,谁还敢频繁搞国际化?

但现在押金可以免,通关时间可以缩短80%,这些都是硬实力的体现。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说的,就是中国车企这次展出的产品也很有看头。

比亚迪那几款纯电动大巴,续航650公里,用的还是自家独创的技术,别人根本学不来。

宇通、金龙这些企业也带了氢燃料车、智能驾驶和全铝车身技术,这些都是国际前沿水平。

咱们中国车企过去大多靠价格,现在已经开始靠“技术力”和“创新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了。

你想想,欧洲是全球汽车技术的大本营,中国车企能在那儿拿出顶级产品,还能最快时间参与展会的核心环节,这些技术、这些车型能及时亮相,后续签意向订单根本不用等,现场搞定。

这说明中国车企已经不再是国际市场的追随者,而是越来越像技术引领者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很多企业在展会现场就和外国公司签约合作,像威驰腾直接在展会上和德国、马来西亚的企业搞合资、搞战略合作,这说明中国车已经不只是去“露脸”了,而是实实在在地开始“扎根”欧洲和全球市场。

这些年中国车企一直在讲“走出去”,其实真正的难点不是去一次展会,而是能不能把产品、技术和品牌真正落地到国际主流市场。

现在通过这种高效通关、资金压力减轻、信用评估等手段,企业在海外参展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国外企业的业务合作也越来越深入。

以后中国车企的国际化肯定会更快,更深入。

中国车企出口欧洲,ATA单证册提供便利,过关流程更高效-有驾

再说说ATA单证册这个东西,其实很多人不太了解。

简单说,它就是一个国际通用的临时进出口通关证件,有了这个证件,企业不用像一般贸易那样一项项报关,也不用提前交一大笔押金,手续特别简化。

尤其是像汽车展品这种高价值、体积大、品类多的产品,如果还按老办法搞,光是各种文件和押金就能把企业拖死。

现在有了ATA单证册,展品从国内几个主要口岸,比如上海、厦门、天津,一站式就能出境,然后到欧洲口岸两小时就能入境。

这个速度对企业来说太关键了,尤其是新品同步首发、现场营销、意向订单都是争分夺秒,谁快谁有优势。

实际情况就是,中国车企用这个证件,通关时间比以往缩短80%以上,展品到展会现场的时间也比过去快了一周,企业准备参展的节奏可以和欧洲本地车企一样,甚至更快。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背后是中国整个贸易环境、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

像这次中国贸促会专门带头搞ATA单证册服务提升行动,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重点行业,专门为企业做信用评估,动态跟踪,全流程保障。

这个事不是说企业自己去办就能搞定的,背后需要政府、贸促机构、海关多方联动,才能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便利。

你看,今年中国相关机构已经为车企办理了1892份ATA单证册,总货值超过9亿元,为企业减免押金超过5200万元,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

咱们中国车企过去想走出去很难,现在不仅能走出去,还能扎进去,靠的就是政策和服务的不断升级。

其实这个事情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就是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创新型产业的国际化能力越来越强了。

咱们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在全球很多地方卖得不错,欧洲市场是最难啃的骨头,现在咱们能跟欧洲本地车企一起参加全球最大客车展览,还能拿出最新产品、最新技术,展示咱们自己的研发实力,这完全不是以前的“跟跑者”角色了。

中国车企出口欧洲,ATA单证册提供便利,过关流程更高效-有驾

你要知道,欧洲人看重的是技术和品质,咱们中国车企能在最严格的市场快速通关、快速亮相,这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

以后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感肯定会越来越高,甚至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车领域的领头羊。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说现在中国车企完全没有挑战。

欧洲市场有很多技术标准、政策壁垒,还有市场认知问题,中国车企要想真正扎根、变成主流品牌,还需要持续努力。

不过这次通过ATA单证册这种便利化通关,确实是为企业打开国际化大门提供了重要的通路。

这不光是车企的事,也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的缩影。

从“制造”到“智造”,从跟着别人跑到自己创新、自己引领,就看咱们能不能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其实,中国车企这几年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和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政策支持、技术投入都有关系。

现在国家各种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的政策越来越多,企业研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像这次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智能底盘一体化,宇通、金龙的氢燃料和智能驾驶,这些都不是几年前能看到的东西。

技术升级带来的不只是产品力,还有品牌力和全球化能力。

现在中国车企去欧洲参展,已经不再只是“展示”,而是“实战”,现场签约、现场合作,真正把“走出去”和“走进去”做到了。

最后我觉得,ATA单证册这种便利化措施,实际上是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打造了一个“绿色通道”,让咱们的车企能更快更好地去全球市场展示自我,和国外企业公平竞争。

以后随着中国车企在全球越来越多地亮相,咱们的技术、产品、品牌影响力都会不断提升。

中国车企出海,以前是小打小闹,现在已经是正规军了。

只要咱们能够持续创新,能够把政策服务用好,能够把产品质量和技术做到最好,将来中国车企肯定能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甚至可能主导全球新能源和智能车行业。

这次欧洲客车展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中国车企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且这一步走得很稳很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